親愛的月娥和俊華:

月娥,看您上周在美國紐約的訪問行程中,參觀了 High Line 活化項目,以了解這個國際城市在活化市區和綠化城市上的經驗。身為前發展局局長的您,在交流晚會上更提出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對香港的重要性和好處。

與此同時,俊華,可曾記得你也對 High Line 給予高度置評嗎?在美國成長的您,必定對美國前瞻的城市設計非常了解。尤記得你在 2011 年曾於網誌詳園介紹 High Line 的源起,更說社區面貌因此得到改善,出現了「復興現象」。

​位高權重的兩位,對民間發起、推動拓展的公共空間感到興趣,實在令人鼓舞。紐約的 High Line ,在香港為何不可成真?這條曾經興旺的貨運鐵路,在荒廢後被當地發展商視為眼中釘,認為這件凋零的無用之物嚴重影響區內的物業價值,提出要將之拆除。然而,當地居民看到的卻是可貴的公共空間、其反映的城市歷史,這度高架橋活化成以為行人為本的空間,正正能回應社區需求,如是故,當地居民組成了「高架鐵路之友 (Friends of High Line) 」,極力保留鐵道,並逐漸結合更多居民和鐵路愛好者,在努力爭取下得到市長彭博和市議會的支持。 2009 年,這個空中公園長廊終得以向公眾開放。​

在香港,其實也有一群居民,希望將中環的德輔道中回歸行人使用,讓公眾享有更多公共空間,並以步行代替交通工具,以改善中環的空氣污染及碳排放,因此發起了「德輔道中行人及電車專區」倡議。

你們日理萬機,平時來往工作必然以座駕代步。其實,德輔道中年均PM2.5水平每平方米高達55微克,遠超過世衛標準10微克的五倍;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也可嘗試在中午時段走進德輔道中,繁忙路口如皇后街和德輔道中交界,每15分鐘有更425個行人經過,在過分擠擁下要企出馬路,險象環生。

要看紐約在改善空氣污染和交通安全的努力,除了高架公園High Line外,曼克頓的百老匯大道亦已於2009年改劃成行人專用區,當年車水馬龍的擠迫街道,已變成今天空氣清新、公眾共享的行人大道。

套用月娥一句話,「官到無求膽自大」,要真正改變現時的交通管理規劃,從城市設計改善行人安全和步行環境,進而改善空氣質素和減少溫室效應的影響,改變過程必然不是平坦容易。紐約不少前瞻的建設和改造由居民自發,但必須有政府的回應和協助才能得以成事。

香港是國際城市,而德輔道中正正是中環的核心地帶,將其改劃為行人專用區有著標誌性的意義,以證香港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月娥和俊華,我們期望你們不只參考和欣賞High Line,讓理念切實在香港成真,這才是我們樂見的。

P.S. 這是我們的網站: dvrc.hk ,可參考有關倡議的細節,也歡迎聯絡我們了解更多。

祝 台安

德輛道中聯盟敬上


 致月娥和俊華:紐約的 High Line ,在香港不是夢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