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Hawk Krall

【文:龍子維】

減少空氣污染,有不少人都寄望綠色科技可以突飛猛進,電動車、節能家電、脫塵裝置,所描繪出來的世界圖像,似乎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如常運作,人們仍然可以盡情消費,只不過電力是來自可再生能源而已。

不過事實是,在過渡往彼岸的烏托邦之前,我們在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燃燒極大量的化石燃料,重新建立龐大的輸電網絡與重組我們的大眾運輸系統。例如香港的能源政策,就似乎看不到改革的希望──到了 2030 年,天然氣的發電比重佔 50% ,而煤及可再生能源的合共比重,是 20% 。合共比重的寫法反映,我們的政府根本沒有決心,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根據環保署剛發表的《香港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發電廠的空氣污染排放物正逐年升高,當中二氧化硫總排放量,更由 2011 年的 14,000 噸,上升至 2014 年的 16,880 噸,增幅高達兩成。而根據有關趨勢,香港 2014 年減排效率不彰,根本不可能達致2015年二氧化硫減排 25% 、氮氧化物減排 10% 的目標。

不改變以化石燃料為主導的經濟結構,不推動人們減少消費的政策,不挑戰人們依賴汽車出入的居住型態,減排永遠不能達標,不論減的是空氣污染物,還是碳排放。以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為例,要達到攝氏兩度的目標,富裕國家與地區的減排幅度,便需高達每年 8-10% ,而不是無關痛癢地訂立一些「長遠目標」,例如 2050 年前削減 80% 之類的講法,根本無濟於事。

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人類要可持續地存活在這個星球,我們的消費水平基本上只能回到 1970 年代左右的生活型態──那是美國變態的瘋狂消費文化尚未風靡全球的歲月。簡單而言,我們必須系統地減少消費,而不是單靠幾位熱心人士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那究竟是一個怎麼的世界圖象,容我把 Naomi Klein 《天翻地覆》中的段落整段抄下來:

我們需要全面的政策和規劃,讓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方便的選擇低碳生活。最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必須公平,因此已經為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焦頭爛額的人,不會被要求額外的犧牲來抵銷富人的過度消費。這代表人人可以享用便宜的大眾運輸和乾淨的輕軌;座落在大眾運輸的路線上,有節能又負擔得起的住家;高密度集居的城市規劃;讓單車騎士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班的單車道;土地規劃不鼓勵城市蔓延,鼓勵在地、低耗能的農業型態;都市設計讓學校、醫院等基本設施集中於大眾運輸路線兩旁和友善行人的區域;拿出辦法要求製造商負責回收自己製造的電子廢棄物,同時大幅減少內建的冗餘和定期汰換。

這當然並不容易做到,但人類實在浪費了太多的歲月。其中必須打破的迷思,是以為環保只是一種選擇、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沒有抗擊新自由主義視角的環保運動,只是在粉飾市場邏輯與生態限制之間的某種內在矛盾,要推動最根本的改變,要靠行動,也需要讓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進行最徹底的革新。


 閱讀筆記 — Selective Degrowth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