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成交銳減, 由2013年約14萬宗, 在兩年之間, 已經跌至2015年約5萬宗, 跌幅超過4成, 跌幅之巨, 不祇地產代理業務遭到重創, 就連相關的裝修, 傢俱, 電器及搬運等行業也大受打擊,然而, 基於蓬勃的零售業繼續大張旗鼓, 適時吸納了上述行業的閒置勞動力, 故此大家沒有感覺市面經濟有變, 直到去歲下半年, 隨著內地經濟增長進一步的放緩, 致訪港旅客大幅減少, 市面蕭條頓呈白熱化, 過去一直滿佈遊客旺區的名店陸續結業止血, 到了今年初, 政府公布每月的零售數據同比更差時, 許多市民才驚覺香港經濟真的生病了!
香港經濟急轉直下, 不少市民感到憂心忡忡, 那會有心情談置業的事? 住宅成交由幾年前平均每月約一萬宗的高峰, 勁跌到近半年每月的三千宗, 若剔除當中的一手樓成交, 現在二手住宅每月祇有不足二千宗的成交, 若用住宅流轉率的慨念申算, 以本港二手私人住宅共約120萬單位, 將二手住宅成交量年化計算, 現時的二手住宅流轉率是2%, 換另一具體的比喻, 就是每一位自住業主平均50年才換置一次住宅, 亦即一生中祇會置業一次, 請問作為香港人, 你甘心接受嗎? 無他, 因為一般市民首次置業都傾向買一些比較細小的單位, 一來是因為供款負擔較少, 二來是尚未有生兒育女的打算, 故此未有急切需要較大的起居空間。待奮鬥拼摶多幾年, 鞏固了個人事業基, 或者有了孩子, 再視乎家庭收入遞增或家庭成員增加, 才決定追求更加適合及更大的居住空間, 又或者因為轉工交通或改善環境需要換置住的地區, 總之, 希望搬到更適合自己身份的地方居住, 這是人之常情, 對嗎?
目前超低住宅流轉率的成因, 是政府實施管控需求措施的結果, 是暫時緩解住宅供不應求的政治手段。然而, 香港人一生祇得一次置業機會, 顯然是不合情理, 而管控措施實施至今多年, 換置住宅的購買力正不斷被人為累積, 管控措施根本不可能根治問題!
在什麼時候才可以除掉強加於換樓家庭頭上的金剛箍? 怎樣做才符合香港經濟及平衡各階層的利益, 決策者當日拿出勇氣逐步實施遏市, 今天撤招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應怎樣退出, 是時候考驗決策人的能力和氣魄了!
富山地產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柯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