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媒體老師」們的臭毛病就是,別人眼中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在他們看來天都要塌了。譬如「解救紙媒」這個微信公眾號就把傳統媒體人的焦慮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說起科技新媒體的危機,關注者卻寥寥。

本文醞釀於上周末,2月23日下午草就。之後,格致君就跟好基友們去愉快玩耍去了,傍晚發現Tech2IPO創見的微信平台推了一篇《為什麼說現在的科技媒體都藥丸?》,不過他們更無厘頭了點。

以下是我對科技新媒體現在和未來的看法。

幾天前,圈內有着「小本本主編」之稱的張同學,發了條微博吐槽道:「好想取關所有科技相關賬號,專心做個哈哈黨。」讀罷心有戚戚焉,從前東家離職之後,我也逐漸將相當一部分科技新媒體(尤其成立於2010年以後的媒體)從自己生活中驅逐出去,只保留了愛范兒與IT之家的app(看前者內容,圍觀後者社區評論)、Tech2IPO創見與WPDang的微信公號(前者關注泛科技互聯網內容,後者研究微軟垂直生態)。

關注一家媒體意味着讀者把自己的信任和品位都托付於此,媒體對讀者的生活與言行的潛移默化也不言而喻。但絕大多數科技新媒體只不過送你一套透明的新裝而已,除了傻兮兮地裝逼外,別無它用。一個趨勢是,鑒於多數人都不值得在虛幻的科技媒體上浪費太多時間,對信息來源的去蕪取菁將成為人們高效工作和生活的必需步驟——科技媒體從業者呢?他們交際之廣,在朋友圈即足以滿足其絕大部分信息需求,關注那麼多科技媒體無非是做「競品分析」而已——因此對普通讀者而言,取關也不意味着你會落後於科技洪流,相反這將消除生活中絕大部分無趣的雜音。

我願以從業者和讀者的雙重身份來解釋這一己之見。

一家科技互聯網新媒體賴以起家的優勢因素包括:基於人力的超快編撰和通過微信/app的即時推送,客觀事實之外的個性化評述,花樣繁多聲勢浩大的線下活動。但這些並不是什麼「護城河」,沒有學習成本,在合適的時間區間內,一個又一個類似媒體都能靠copy此模式起家,就出現了千媒一面、眾口一詞的可怕現狀。悲劇的是,時代在變,新媒體的定義也快速變化,原來的科技互聯網新媒體還沒有來得及以上述優勢站穩腳跟,即開始急速退化。所以你到底為什麼要關注這些科技新媒體?

 

你相信急速推送?他們把你麻痹得不輕

一場重大的媒體發布會上,大部分媒體記者很難及時寫出現場稿,但可以通過微博或「不斷更新」的消息來播報進度,這種「瞬時信息」給沒有到現場的新媒體編輯以極大便利:即使不在現場,也可以通過搜羅多家信息,熟練地編輯完畢並通過微信/微博/app推送出去。這種「信息OTT」行為似乎令參加發布會都成為贅舉。

且舉一例,17TV在2015年5月在798舉行了一次發布會,我在現場頗有悔意:「怎麼會參加這種沒意義的會呢?」但事後寫完那篇《叫板樂視小米的17TV,好像很寂寞的樣子》才恍悟:很多產品必須在現場才能體驗,很多演講者的語氣、風格也只能在現場才能揣摩,更多的細節只有在現場才能觀察明白。因此所謂「80%發布會可以不參加」的「新媒體思維」是「急速推送」造成的第一重誤解——竊以為這個比例可以降到50%。

而在這些發布會上更是媒體同行互通人脈、並就相關行業信息進行討論切磋的時機,倘這活動在國外,也不失為開闊眼界的好辦法,而只在電腦前做鍵盤俠的人往往喪失了這種成長機會。有意放棄這些機會是為了「急速推送」而造成的第二重誤解。從這個角度來說,主張完全不去參會的采編,是偷懶;主張不去參會的老闆,是自私。

 

你還迷信「個性化表達」?

我堅持認為:一家科技新媒體酷不酷,先看產品,再看審美,最後才看內容。好的內容角度易見,美且易用的產品卻難得

在傳統媒體的主流話語面前,新媒體的「個性化表達」一度成為無可爭議的優勢。嬉笑怒罵的個性化表達固然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但並不意味着文理不通的耍寶自嗨就能是真正的通行證——國產機廠商華為是針對蘋果和FBI撕逼事件表態了,但99.99%不源於你發某篇文章產生的輿論壓力——中國的媒體人太善於自嗨,以至於天真地把自己假想成「無冕之王」。

隨着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等一批有着傳統媒體背景的新媒體出現後,「個性化即新媒體」的現狀產生了極大變化:傳統媒體轉型似乎沒有那麼難,只消弄個新馬甲就行。

若比拼深度寫作,則慣於接受第三方投稿,或故作驚人之語、為指摘而指摘的科技新媒體往往潰不成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刷爆你朋友圈的文章,多數出自傳統媒體之手。只談2016年以來的幾個例子:除了《羅輯思維的「地下江湖」》是出自互聯網新媒體平台Pingwest外,《程維戰慄》出自《中國企業家》、《太平洋大逃殺親歷者自述》出自《時尚先生》、《「失敗者」李曉峰》則出自《GQ中國》,比例之懸殊可見一斑。而在文網日密的當下,不是人人都會用春秋筆法完整表達己意的,在這方面,傳統媒體對「穿棉襖洗澡」更是熟稔。

更多時候,不少科技新媒體是典型的「嚴於律人,寬以待己」。他們在騭評臧否行業公司策略得失、產品優劣時,少有反省自己在內容之外的產品或策略是否也經得起推敲。

 

哦天哪,你還喜歡參加他們的線下活動?

多數科技新媒體在未找到廣告之外的第二條致富路之前,也只能不斷地做線下活動。

假如你翻檢「懶漢互聯」近三年的活動日曆,不難發現科技新媒體的花樣太多——創業者交X萬元成為會員,就能優先獲得被報道機會;明星公司多花幾個錢贊助,就能讓高管上台演講;而圍觀群眾如果樂意,花幾百塊錢甚至找贈票就可以混進去,在人叢中鴨一樣地伸出脖子來看仰慕已久的大佬,聽幾句發言然後在朋友圈迤迤然轉發所謂「乾貨」……這些科技新媒體之能事無外乎此:所謂線下活動一則展示平時在互聯網科技行業的影響力,另則是給這些公司提供PR的舞台。

小保方晴子那麼成功的實驗室案例,不也是因為不具可重複性而被發現是造假么?生物試驗如此,創業管理更如此,從沒見過哪個大佬的成功經驗被後來者複製成功的,因為「歷史製造英雄」。

雞湯喝飽了還真變不成雞血,然而偏偏有人喜歡自我麻醉還以此麻醉別人。

 

所以,科技新媒體還有沒有未來?

內容日漸弱勢但持續自嗨,盈利模式不清晰,個性化表述難容公正立場,多數玩家又完美錯過了移動化浪潮……當下紅到發紫的「內容創業」,好像沒這些科技新媒體什麼事。這裡我嘗試以三年為限,聊聊它們可能面臨的未來。

低水平寫作者被淘汰,但也沒有高水平寫作者來替補。多數科技新媒體的原創能力是個硬傷。未來,機械轉載、變花樣複製粘貼洗稿的采編,不僅在門戶沒有容身之地,而且在錢少活多累成狗的科技新媒體圈子也將迅速出局。鑒於采編們收入並不高(灰色收入除外)且有可能轉向PR、投資人等高收入工種的現狀,未來科技新媒體將面臨人員固化,很難再有新的優秀采編加入。

特色平台退化為無個性渠道,垂直媒體興起。任何一種創業,一開始,人們只想活下去,後來野心大了就想做平台,再後來資源多了就想玩生態——互聯網科技圈視為理所應當的成功之路,多數的極限是第二層,最後拘於眼界、財力和精力而成為整個行業生態的一部分,但「生態」這條路最不適於科技新媒體。不少科技新媒體接受自媒體投稿,試圖通過審、編、發稿的方式來保持個性,營建新媒體生態,但事實是,從百度百家、界面和今日頭條都開始為自媒體大開綠燈之後,新媒體的賽跑終將倒退為渠道的競爭

自媒體與新媒體采編雖同屬內容生產的最底層,但自媒體不排斥與PR談合作,桌上的籌碼就是這些發稿渠道,而盡職的新媒體采編下場往往凄慘,即便他們中最優秀的也會因為沒有PR合作或生活窘迫而離開這些渠道化的新媒體。

只關注TMT的科技新媒體似乎也意識到了內容同質的危險性,開始不斷拓展內容殄域,試圖挽救不斷衰退的內容質量,但這除了加速「門戶化」,同質化的現狀並無任何改善。相形之下,垂直媒體反而有望將成未來主流,36kr和鉛筆道之類的創投媒體外,娛樂媒體已是另一波踩准節奏的玩家(如橘子娛樂已經得到了15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娛樂資本論已經實現了從垂直媒體到線下活動再到FA的順利轉型),未來VR等硬件垂直媒體或將是下一波。

但這不是時間的盡頭,正如托馬斯老師說的那樣,「科技新媒體話語權的最終歸宿可能不在媒體機構,而終將向高水平個體離散。」2016年將成為科技新媒體進化的分水嶺,大多數平台都會加速墮落,這個領域有望出現一批新的、不依靠任何平台起家的意見領袖——這可能是精英群體的又一次勝利。

現在,回到我們一開始談的話題上,如果你訂閱了過多的科技新媒體號,那切莫讓這些號佔據你的私人生活,不妨像我一樣,讓這些誇誇其談的玩意去它們該去的地方,而你可以關注更有趣的,這才是拯救自己的良方。

 

歡迎分享,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我為何不願再關注科技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