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第一天,搜狐暢遊發布公司2015Q4以及2015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在2015年暢遊總收入7.62億美元,同比微漲0.9%,凈利2.28億美元,而2014年全年這一數字為100萬美元。

在王滔于2014年底離開暢遊之後,搜狐暢遊交出了自成立以來第一份由陳德文主導的答卷,這份答卷好也不好。

好的地方在於,凈利潤經歷了2014年的斷崖式下滑之後,在2015年重回正軌,差的地方在於,在中國整體遊戲市場2015年同比增長22.9%的情況下,搜狐暢遊的業績繼2014年同比增長僅為2%之後,再一次出現停滯。

在2012年第四季度以1.735億美元超越盛大當季的1.72億美元,從而坐到當時中國網游第三的寶座的輝煌之後,搜狐暢遊一夜變老,似乎將未來所有的銳氣在那個季度用完,與魔鬼簽訂了一份契約。

但是這對於搜狐而言,足以。

王滔的離職始於去搜狐化

2014年11月,搜狐暢遊原CEO王滔被董事會解職,由總裁陳德文接替其位置,搜狐暢遊也開啟了后王滔時代。

關於王滔被解職一說,業內眾說紛紜,但總結起來無外乎三個原因,財報下滑、卓越體系、合一教。但在這三個原因當中,罪魁禍首當屬財報下滑,卓越體系即使再不得人心,也不需要更換CEO來解決,財報的下滑才是王滔被董事會解職的罪魁禍首。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2014年搜狐暢遊的財報。一方面營收的增長僅為2%,幾乎可以定義為零增長。請注意,即使是這個2%的增長的背景還是在於2014年10月發布了《天龍八部3D》手游,這款前兩個月就帶來6500萬美元的營收,如果刨除這部分營收,暢遊的整體營收將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如果說營收增長的停滯不前還可以理解,畢竟當時整個端游產業都處於轉型期,端游的增長不前也早已非一日之寒。但是凈利潤的大幅跳水卻使得大股東搜狐再難以忍受,在2013年搜狐暢遊的凈利潤為2.864億美元,而到了2014年,其凈利潤僅為100萬美元。

作為搜狐整個集團的現金奶牛,搜狐暢遊一直承擔著為整個搜狐輸血的重任,張朝陽所着力打造的以視頻為節點的大娛樂生態,需要暢遊源源不斷的提供穩定的資金。但是搜狐暢遊在2014年沒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2014年搜狐視頻整體開始節衣縮食,發展大幅度的放緩。

無論是版權的採購上,還是在自製上,亦或者是生態建設上,搜狐視頻都再難尋亮點,在2012、2013年兩年所造出的聲勢逐漸熄滅,視頻行業變為愛奇藝、優土、騰訊、樂視四家爭鋒。

而之所以沒能做到這一點,在於王滔有了別的想法,他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為搜狐集團的一個輸血者這樣的角色。在2013年Q3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王滔為暢遊制定了長遠的戰略目標:「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決定是,我們不再滿足於作為一家遊戲產品公司」。

搜狐暢遊進行了一系列的大動作:

①推出了面向海外的平台化產品 Mobogenie,一款類似百度手機助手的第三方應用商店;

②旗下 17173 遊戲網先後推出遊戲瀏覽器,網游寶貝、最強攻略系列、遊戲頭條等應用,遊戲直播、秀場直播等直播平台;

③以 5000 萬美元收購昆崙萬維旗下的 RaidCall 語音 62.5%股權;

④以 9100 萬美元收購海豚瀏覽器開發商百納信息 51%股權;

⑤整合推出網頁遊戲平台。

這些都指向平台化的戰略,但是平台化是需要砸錢的,「遊戲賺錢養平台,平台占渠道推遊戲」,這是王滔制定的戰略。

搜狐暢遊的營業成本從而節節攀高,在2011年成本費用僅為1.372億美元的情況下,2012、2013、2014年成本突然攀升至3.38億美元、3.5億美元、5.95億美元。

這顯然與搜狐給予搜狐暢遊的定位是不相符的。

這當中出現的一個明顯的信號是,王滔在去搜狐化,而當中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搜狐派駐的CFO何捷的離職以及卓越體系的建立。何捷于2005年1月加入搜狐,擔任搜狐公司的高級財務總監,后在2007年進入搜狐暢遊擔任CFO,但在2014年3月離職回歸搜狐擔任搜狐旗下互聯網信貸平台搜易貸CEO。

在一方面清洗集團人員的同時,另外一方面王滔脫離搜狐的管理體系,從華為請來潘文娟,打造全新的管理體系卓越體系。

而在整體的對外傳播當中,也再難見搜狐的影子,更多時候是暢遊品牌的塑造。

搜狐暢遊只是一隻奶牛

「搜狐集團管理層要求縮減成本,改革卓越運作體系,王滔拒絕了來自母公司這一要求」,王滔的去搜狐化最終導致下課,搜狐暢遊終歸先是搜狐再是暢遊。

王滔離開之後,搜狐暢遊開始推翻平台計劃,出售了一系列的資產,包括第七大道、以及部分海外公司。

另外,搜狐暢遊同時開始了大瘦身,大幅度裁員縮減營業成本。而一度傳聞甚囂的17173的出售事宜根據遊戲觀察的消息,也將在2016年宣布。

搜狐暢遊重新回歸現金奶牛的身份,而這也可以解釋在發展過程當中搜狐暢遊一直都以保守著稱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搜狐暢遊的整個產品線。

在天龍八部獲得成功之後,搜狐暢遊就一直在主打武俠遊戲,在向手機端遷徙的過程當中依舊不改偏愛武俠的本色。

成功會讓人變得愚昧、傲慢和沒有前瞻性,搜狐暢遊似乎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在2015Q4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陳德文說,「從今年開始,我們希望暢遊每一個員工都知道,如果我們每年哪怕只出兩款遊戲,但只要這兩款遊戲是爆款且是長壽命周期的,效果都要比我們每年發行40款遊戲好的多。」

現在的手游市場,將希望寄托于某一品類爆款是不現實的,強如網易、騰訊布局都開始了全品類的布局,主打細分用戶,不指望一款遊戲的覆蓋度。

但是,沒有關係,作為一隻奶牛,只要不存有奶牛變鬥牛的期望,安靜的做一隻奶牛產奶,那主人就依舊開心。

在王滔離去后的首個財年,雖然營收依然停滯,手游亮點全無,端游下滑明顯,但是凈利潤回歸到了原來的水平,這對於搜狐而言足以。

而一旦這隻奶牛老了,產不了奶了,它依舊有最後的價值,就是當成上好的神戶牛,賣到餐館當中,變成了各位散戶桌前的一盤盤牛排,國內某家正可能換名字的老牌遊戲公司不正是這麼做的嘛?


 搜狐暢遊,做一隻安靜的奶牛就可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