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角度,雪是半空中水由氣態,跳過液態直接凝結成冰,是謂凝華。相反,是昇華。由於水份子呈V型,夾角為120度,各分子間的范德華力(van der Waals forces)使氣態水份子凝固時會有規例地排列形成六角形片狀,不斷重複擴大後形成雪花,片狀雪花互相扣起,就是雪。凝結成雪後再沒變態到降到地面。
霰則是雪在下降中遇暖空氣夾層,融化為液態水珠,再回到冷空氣層由液態再凝固。由於是水狀態下凝固,水分子沒有機會有規律地排例,所以不能形成美麗的雪花,而是細小冰粒。
雪和霰,分別指降冰不同成形過程,而冰則是水的固態名稱。因此雪和霰都是冰。
雪和霰的形成過程就是從以上不同特質推理出來,再的氣象實驗證實,絕不是氣象監測可以知道。因此,天文台根本無法單從氣象數據知到某一區域的降冰是雪或是霰;必須要實地現察降冰,將降冰放在手心慢慢溶化,如有一朵朵雪花出現,而且不易碎開則是雪,否則是霰。因此天文台只能說是降冰。雪和霰主用於學術區分,一般人還是以常識為準,稱之為雪更為恰當。落雪降霜,民間自有約定俗成,通俗易明的說法。天文台可講解分別增長知識,但無須矯枉過正。否則實在是政治操作,有心無意則不得而知。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還是想說,一知半解的香港人,迷信學術,崇拜權威。以致有一類人主動凡事扯上學術,作為光環,包裝自己為權威,自詡為意見領袖,壟斷民意。一些停留學術層面過渡不了現實。另一些為求自圓其說,不惜穿鑿附會,抽空概念,妄顧邏輯。另一類人則被動接納一切扯上學術的論述,深恐背上無知、迷信、智商低過一百等罪名,更時刻期待權威施捨的讚賞。
可能有人說:人家圍爐活動,你別多管閒事了。非也,在香港這種爐並不零星現象,而是一個幾百萬人的燒烤場,農奴莊園。港共政府一事不任,凡事推諉於學術研究、專家報告、調查委員會,藉此挑戰常識,麻痹思想,蠱惑人心,強姦民意。傳媒報導亦趨同此勢,頂多諷笑諷刺搏大眾掌聲佔領黃絲市場,實際成為政府維穩得力助手。況且大陸資金歷年滲透,紅底賣港學者及傳媒湧現,所謂權威中立根本立場成疑。
香港人崇拜權威,迷信學術,更以此「陳百祥唔做太監」。歸根究底是氣度問題。沒有自信判斷,更沒有勇氣承擔責任,只貪一時有「學識」的虛榮。拋棄常識是放棄民間對政府最重要的制衡力量,放棄作為一個人應該摃上的基本責任。沒有自主的責任,自然民主的權利。沒有自主的志氣,自然扼殺民主的希望。如果香港人不破除此一迷信陋習,便白白讓權威繼續統治香港,香港建國無期,民主無望。
圖片來源 : SCMP
作者:祓蕪(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學術與常識同樣重要:雪與冰的爭議文:(祓蕪)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