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盛產盛女?其實這是一條社會科學系題目。若作深入研究及資料搜集,可以寫出二萬字論文。

香港女孩個人能力是真的很高,學歷、事業、外型、體格、談吐儀態等,整體都高。最近有朋友在某亞洲小龍國遊歷一番後,得出一個結論「香港随便一個女孩在該處走,都會贏那處的女孩成條街。」作為港女一份子,聽到這評語真的開心。

那既然港女優秀,為何她們的婚齡仍然在不斷推遲?我處在婚配市場內,歸納出多個先天及後天因由。今篇是先天篇。

適婚男女人口不平衡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出生人口出現女多男少的性別不平衡自三、四十年前開始,直至2003年沙士後才被慢慢打破。打破的因由要多謝內地來港產子人士。內地一孩政策某程度上人為地扭曲男女嬰的比例,而其扭曲則反映在我們香港近年的出生性別比例。大家亦可參考政府統計數據加深理解。

其實在內地經濟起飛之前,雖然港女因尋婚而叫苦,適婚港男卻頻頻在內地及越南等地結婚。當年那群港男港女現在應該是年齡45-60之間了。港男娶港外女孩結婚,又再加深香港未婚男女數量不衡。

香港女孩活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學習環境下,自少因爭各大中小學幼稚園學位,被每天洗腦要贏、要爭、要出人頭地。其實香港父母所行的家庭教育對出產盛女發揮的作用很大。家長們在緊張其子女們成績的前提下,都有意識地要小孩子在各種比賽場上勝出,於是訓練出一大群獨立、堅强、不易認輸、不易放棄的女孩。父母們亦悉心安排孩子學習不同興趣班、相關考試、及比賽,女孩子們的性格强度和見識,整體上全都比得上男孩子。

以上一點伸延出香港女孩的高學歷和高職位普及化。當家中出了一個碩士,甚至博士生,父母都感到無上的榮耀和成功感。港女大致都是乖巧女孩,若自己的學歷及事業能令父母感到欣慰而又能提升她們自己的價值 (其實只是職場價值及自己觀感價值),她們便行駛她們最高的能量,去完成這種超花心血的學業及職場上任務。

在以上點點滴滴的父母期待及安排下,算算手指,大學畢業後加兩三年工作經驗,加兩年碩士,女孩在讀博士前,年齡已到27歲以上。若果女孩來自保守家庭,父母比較主張女兒在學生期後,有獨立經濟能力時才好拍拖,懂事聽話的女孩便白白「虛度」了18-22歲這些最有活力、最多對象走近的拍拖黃金時期。若果27歲才醒覺要找結婚對方,時間很快在未必順利的情況下越過30歲。

所以,我主張家長們要為自己女兒幸福著想,容許她們在成年後早點有拍拖經驗,少點追趕她們爭勝,多點留意她們是否過份投入書本考試及工作,給她們多些時間和空間拓展社交關係。既然已上大學又已成年,便讓她們自己安排周日周末時間,減少限制囉嗦管束,寬恕她們少了時間陪伴自己。她們要長大,硬要將她們陪留在自己身邊,實在不是為她們的長遠利益著眼。

父母有時都可能是自私及意識蒙敝的,做女兒的要諒解父母之餘,亦不能盲從,要適時為自己長遠幸福打算及行勤。

 


 為何香港特別多盛女-- 先天篇 (Yvonne翁靜宜)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947462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