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中秋過後夜夜涼。」
天氣一轉涼,食補養生儼然成為民眾共同關心話題。
中醫師表示,秋冬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歛陰護陽為根本,建議選擇藥膳溫補、平補,同時要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才是王道。
(網上圖片)
中醫師表示,中醫養生之道特別強調順應大自然的變化,根據四種季節的變換而調整生活作息。簡單來說即是:春季、夏季晚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
冬季宜補腎 依體質進補
另中醫認為冬季宜補腎。但補腎又分為補腎水和補腎火,水虛的人要補腎水,火虛的人要補腎火,建議由中醫師把脈、問診之後,再根據體質開立處方,常見的補腎水方劑為六味地黃丸,補腎火的方劑則為桂附八味丸,或稱八味地黃丸。
在飲食調理上,黑色食物多有滋腎作用,所以在冬天適度食用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桑葚、海帶、香菇、紫菜、烏雞等是有助益的,同時也要多攝取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多喝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等。
藥膳平補 全家開脾健胃
中醫師強調,一般藥膳食補可分為3類,為溫補、平補、涼補。
冬天民眾常吃的羊肉爐、十全大補湯、麻油雞、薑母鴨等屬於溫補,當寒流來時或冷鋒經過,可以適量食用。
但若要適合全家大小、多數人體質皆可食用的,當以平補為最佳,如何首烏藥膳、四神湯等。
另外,家中若有成長發育中的兒童或青少年,也可燉煮狗尾草雞湯來開脾健胃。
四神湯藥性平和,可健脾胃,是很好的養生食療。(攝影/記者張世傑)
秋冬食補 推薦三藥膳養生
1.四神湯:四神湯藥性平和,可健脾胃、補虛勞,調整消化功能、補中益氣,是很好的養生食療。若屬於體質容易化熱上火,即常熬夜、易嘴破、易便秘、易長痘痘的人,就適合吃四神湯,反而應避免吃十全大補湯或麻油雞等溫補的藥做法:是用茯苓、薏苡仁、芡實、蓮子、山藥等分各6~10克,浸泡半小時後,加入適量的豬肚或是豬小腸,一同燉煮,加薑、蔥去腥味,少量香油、鹽等調味料都可酌加。
做法:是用茯苓、薏苡仁、芡實、蓮子、山藥等分各6~10克,浸泡半小時後,加入適量的豬肚或是豬小腸,一同燉煮,加薑、蔥去腥味,少量香油、鹽等調味料都可酌加。
2.何首烏雞湯:其滋補力道比四神湯再強一些,可以益氣養血、補養肝腎,改善頭暈目眩,手足冰冷及腰膝痠軟等症狀。
做法:通常是將何首烏、黨參、黑棗、枸杞、黃精及龍眼肉等藥材洗淨浸泡半小時後備用,再將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食用前再加入少許調味料。
3.狗尾草雞湯:狗尾草是民間常用食補藥材。根據記載,狗尾草性溫、味甘、無毒、主治小兒發育不良,具有開脾、利尿、健胃除積等功效,是早期西藥驅蟲藥尚未普遍之前,民間常用的驅蟲良方,尤其是對於蛔蟲較有效。此外還有止咳潤喉的功能,民眾甚至把它煮水當茶飲用,氣味與人參茶相似。
做法:是將藥材洗去雜質後備用,再將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食用前再加入少許調味料。
【中醫師小叮嚀】:多運動秋冬不吃肥
中醫養生除了食療之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主要是冬季氣候寒冷,宜在日出之後穿著合適的衣物才外出進行運動鍛鍊。運動的方式則應根據年齡以及個人體能選擇適合的運動,例如散步、慢跑、太極、瑜珈等,如果一昧進補而未有充足的運動,明年春天來臨時身材就會走樣。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報導
冬季補腎:必吃黑色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