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興起的校園兼職O2O終於開始往服務B端這個方向轉變了

前幾天,「兼職貓」表示他們表示希望在B端上做更多文章;緊跟著,「青團社」旗幟鮮明地表示將用地推服務來專門服務O2O企業;在此之前,「兼職樂」就表達過「學生兼職行業切入點在B端,服務B端才能從中盈利」的觀點;至於「兼職庫」則在建立初期就一心成為「企業一站式用工解決方案提供者」

為何校園兼職平臺集體跳向B端?難點在哪裡?未來前景如何

為何集體轉向

「兼職貓」、「探鹿」、「兼職樂」等校園兼職平臺在創業初期講的故事大同小異

以往的勞務公司、黑仲介壟斷了資訊發布管道,資訊不對稱讓學生地位弱勢,因而,利用網絡的透明將資訊公開,建立支付擔保和雙邊評價體系,能改變兼職市場現狀

在早期,這些兼職平臺們都在強調保障學生利益,吸引並迅速積累起C端用戶。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這些兼職平臺似乎意識到服務C端很難盈利

從盈利模式來說,首先收取會費的方法不可取——這正是兼職平臺極力聲討的模式

其次,校園消費市場和學生金融服務常被提及。「口袋兼職」創始人張議雲曾經對媒體說,「口袋兼職」預期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做大學生互聯網金融分期或借貸,讓學生們在平臺分期購買數碼產品、分期旅遊、分期駕校等,未來再通過做兼職的形式把錢還清,這相當於透支未來勞動力

但是,學生兼職的目的往往是為減輕家庭負擔,以賺取學費、生活費為主,兼職平臺在將金融作為盈利模式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扭轉因果關係,將滿足學生生存的基本生活需求轉變成刺激學生額外消費,以此支撐平臺分期產品的銷售,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校園分期消費有著非常明顯的高額低頻特點,如果校園兼職平臺切入這個市場,風險控制尤其重要。對於風控和追償這個難題,「口袋兼職」設想讓校園代理來做這件事。這個做法雖然能夠做到線下對接、審核每一位借貸人,但是由於沒有徵信數據,這過程中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不可避免

重模式之下如何做品控

以往,兼職仲介從C端拿錢,提供給B端的服務短、平、快:基本是按介紹的人頭收很少的費用,甚至免費。然而,當兼職平臺承諾為B端提供包括招聘、選人、組織、管理、監督、評價等一系列服務的時候,原本「輕」模式的資訊平臺就轉型為「重」模式的O2O平臺

首當其衝的是工作環節不可控因素增

B 端接受的是服務而不是資訊的時候,對兼職平臺的要求會更加苛刻,比如提供的人員是否有相關工作經驗,一些服務性行業對身高樣貌有一定要求,這使得兼職平臺在人員篩選方面要採取更加可靠高效的措施,而不是僅僅依靠學生自己填報資料

第二,管理成本增

人員的安排、請假、換崗等,都需要兼職平臺提供相關人員與用人單位對接。由於B端客戶為實際用工者,他們往往會對兼職人員精挑細選,兼職平臺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備選以及紮實的協調能力,才能保證B端客戶用人的需求

第三,成本風險增

兼職人員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是否由兼職平臺負責呢?一旦出現傷亡,涉及到的官司和賠償,都成為隱藏的成本風險

然而,即使兼職平臺的工作量徒增,服務項目更加豐富,但這也未必符合B端的胃口。以往兼職市場的生物鏈情況是,B端提供工作資訊,兼職仲介憑借資訊壟斷向食物鏈低端的學生要利潤。改變生態鏈結構,尤其是涉及到向B端拿錢,這需要一個教育市場的過程

我曾經接觸一些大型連鎖餐廳,老闆對將兼職人員的管理交給協力廠商並不認同:雖然能夠省去一些瑣事,但人員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走了之後什麼人頂上來、能力如何都不知情,在人員管理上完全屬於被動。而人員頻繁調動又給餐廳增加了培訓和協調成本

總的來說,兼職平臺轉型做B端,服務對象在變化,贏利點產生變化,跟著一起變的是整個運營模式。以往,對於 B 端來說,學生的信息是產品;現在,招聘、管理、監督、反饋等一系列服務都是產品,如何將各個環節中的風險降到最低,成為其產品是否有價值的關鍵

服務B端的成長性如何

實際上,兼職平臺轉向B端在國外早有成功案例。我多年前在新加坡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家叫TCC的人力資源仲介在當地的留學生群體和外來務工者圈子十分出名。它幾乎攬下了新加坡大部分星級酒店的會議、宴會兼職服務,以及兩家24小時營業賭場。TCC 之所以能從幾個人的仲介做成大型人力資源集團,與新加坡兼職市場的結構不無關係

一方面,新加坡有大量來自中國、印度、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再加上本地的中老年群體(新加坡的養老政策並不優厚),兼職人員素質普遍較高、需求為純剛需——這是他們的生活來源

另一方面,新加坡服務業發達,星級酒店數量多。拿賭場來說,全年36524小時需要兼職人員,一天至少150人次,可以反映出新加坡兼職市場的需求較為穩定

反觀中國兼職市場,根據「兼職貓」等平臺的數據,促銷(26.83%)、派單(17.48%)和校園兼職(9.51%)是最火的兼職工作。你會發現這些兼職工種全部都是臨時性需求,且極易受到市場經濟大環境以及科技發展影響,比如說,有更好的推廣方式出來了,還需要那麼多發傳單的人嗎

如果兼職平臺的盈利基礎建立在不穩定的需求之上,那麼,衍伸出去的任何商業模式根基都不紮實,也就是說,這個生意的成長性很成問題

例如,現在全國不少城市傳單發放大多被禁止,這種推廣方式也被消費者深惡痛絕;又如,電話銷售近年來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消費者接受程度上都元氣大傷,這樣的兼職需求還能持續多久

過去,餐廳開在路邊,顧客看見招牌主動進店,或者在店門口發傳單招攬生意。現在,餐廳通過加入團購平臺、發放電子優惠券、在微博微信做活動積累粉絲,更符合現代消費群體的口味

此外,無論是促銷還是傳單發放,臨時性都太強。不少零售、餐飲業態,淡旺季比較明顯。比如火鍋,在上半年淡季的時候幾乎就不需要兼職。這給兼職平臺帶來的後果就是,用工頻次(包括多久用一次兼職)和單價(每次用工時常多少,用多少人)都無法保證

既然需求不能穩定,想要持續盈利,必須做大規模,但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B端客戶有多大的意願為兼職服務掏錢?我們從下面幾方面分析

一是學生兼職工價值

與豬八戒上主要從事設計、文案等工種不同,學生兼職的產值不具備技術性、不可替代性。有的時候,公司用兼職地推也就是刷刷存在,你能想像如果一個公司的銷售業績都靠學生兼職來完成,那會是何等慘烈

國內一家水果 O2O 公司的城市經理告訴我,他們搞地推的時候,直接和當地兼職頭聯繫,由兼職頭帶有經驗的人過來搞地推。「學生不要。」他說,學生缺乏經驗,也太害羞

二是學生兼職不穩

一方面是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學生的時間無法保證,由於臨時兼職大多不涉及到勞動合同、協議等文書,學生是否能履行口頭協定也是問題。即使兼職平臺有評價系統,但對學生來說,換一個平臺即可

三是人口紅利並未完全消

從目前來講,由於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一大批從工廠出來的勞動力將分散到服務業,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將會補充到城市的勞動大軍之中。雖然,不少人認為中國勞動力人口增長的拐點已經到來,但是,兼職平臺至少在當前的籌碼還不夠分量

拿對兼職需求較大的餐飲業來說,尤其是在西部一些城市,大量的服務人員來自周邊縣份,這部分人員的流動性比一線城市的要低很多

實際上,兼職平臺轉型服務B端之後,整套服務升級表像的背後,是兼職平臺人員管理、客戶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大改版,只有可控制服務的水準,學生兼職市場的金庫才有可能被慢慢撬開

本文頭圖經華蓋創意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張捷比目網(www.bimuwang.com)創始人公眾號:bimuwang01,關注實體創業機會

From jiezzzzzz


 為何校園兼職平台集體轉向B端?難點在哪裡,未來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