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起,台灣洗腎密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平均每年約增8000多人,約有5~6%成長率,主要原因是藥物服用不當及保健食品氾濫所引起。
台灣洗腎密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平均每年約增8000多人,約有5~6%成長率,主要原因台灣人的用藥知識較薄弱,藥物服用不當及保健食品氾濫所引起。
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 不良用藥習性釀禍
根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台灣洗腎的發生率與盛行率已是世界第一,腎臟病更取代肝病成為新的國病。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目前台灣約有150萬個慢性腎臟病患者,台灣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居然高達12%,平均每8個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這些其實大部分和民眾不良用藥習性相關。
整題來說,台灣人的用藥知識較為薄弱,濫用藥品、過量服用保健品致使洗腎的案例層出不窮,更有不肖廠商生產品質堪憂的商品,民眾的健康深受威脅。
目前國內洗腎人數約有6萬多人,患者洗腎的原因,第一名為糖尿病,佔39%;第二為腎絲球腎炎,佔35%;第三位為腎臟間質病變,佔27%;第四及第五名則為高血壓及不明原因。事實上,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經常需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若患者沒有遵照醫囑或重複用藥,甚至未經醫師許可而亂吃保健產品,則可能導致藥物之間發生交叉作用,加重腎臟代謝的負擔,使腎臟功能出問題。
藥品、保健食品相關問題應先諮詢藥師,再行服用。(圖片/趙順榮藥師提供)
生病找醫師、用藥問藥師 雙重把管保健康
現階段,針對保健食品之管理法規,政府僅能執行事後管理機制,廠商的道德良知就相當重要了。然而,我們無法檢核保健食品廠商的道德良知,只能增進自身的「保健知識」,為自己挑選品質安全有保障的產品,採取「自己健康,自己把關」的策略。
藥品、保健食品相關問題先諮詢藥師,再行服用,萬萬不可有「什麼都好,什麼都吃」的觀念,還是要遵行「生病找醫師、用藥問藥師」的原則,找尋求專業管道,才能吃得安心,活得開心。
保健食品還是藥品?治療性是關鍵
【藥品】
幾乎都是單方、高劑量,主要目的是治療,要注意吸收及療效,建議短期使用,因為任何藥品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生病找醫師,再做出正確的診斷,病患的主訴及詳細的病史,加上專業醫師的經驗,才能下定論。
【保健食品】
幾乎都是複方、低劑量,主要目的是延緩器官老化,只是治療中的輔助產品,不可有從此高枕無憂之錯誤期待。保健產品不是藥品,所以只要維持血中濃度即可,因為要長期食用,因此一定要在乎來源、安全性,切勿自行購買來源及標示不清產品服用。
購買、服用保健產品前,應先考量其來源、安全性、有效性,認明有效認證標章也是一種方式。(圖片/趙順榮藥師提供)
保健食品日勿逾4種 憂擾眠忌夜間食用
保健產品一天攝取切勿超過4種,應分開使用,可以「早上2種,中午2種」的方式食用,並可於飯後食用較不容易忘記。此外,幾乎所有保健產品成分都是抗氧化劑,具提神效果,可能會影響睡眠,盡量避免夜間食用。長期使用者,建議應週休一日,讓腎臟及肝臟休息。
保健食品的補充準則:
保健產品應考量來源、安全性、有效性,建議可選擇:
有正式臨床驗證依據。
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核通過並簽證的製造廠的產品。
美國專業參考書PDR(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登載的產品。
通過「小綠人標章」健康食品。
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文/趙順榮藥師
保健食品補身?小心吃到腎臟出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