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根據2015年7月19日在香港天主教教區中心研討會中的發言寫成]
香港社會很富裕,諷刺的是很多人不開心,不久前新聞報道稱(註1),在145個國家地區中,香港的幸福指數 (well-being index) 排名120,客觀地印證了一般人的「常識」。為甚麼我們不開心?不覺得幸福?
教宗方濟各五月發出一份以「生態」為主題的通諭 (encyclical letter)(註2),剛好提供了答案。通諭是教宗向天主教徒開示,但是內容豐富和充滿深思,適合所有人參考閱讀。



通諭給予「生態」廣義的定義,包含「自然」、「社會」、「個人內心」,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等自然界的種種問題,尋根究柢是人類社會怎樣運作和個人怎樣生活的問題。教宗認為人應該生而活得開心,但是近二百年科技變出無數工業產品,傾倒入社會,令人眼花瞭亂,消費主義推動的物慾控制了人心,大部份人隨波逐流地活着,忘其所以,糊裡糊塗對自然和社會做成不少破壞,世界急需重現以愛和謙卑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才能從目前的種種生態危機得到徹底的解脫。

香港走在物慾時代的前鋒,不少人以擁有眾多器物為榮,甚至把購物 (shopping) 視為嗜好。消費主義橫行,鋪天蓋地的廣告千方百計摧殘我們的自信,令我們不安和不快樂,告訴我們塗化妝品才「靚」,吃藥才「健康」,穿時裝才「跟上潮流」,用某牌子才「高貴」,總之不買東西我們是地底泥,買東西是人上人,逼迫我們不斷地買、買、買,「購物」控制了我們的生活,結果人人一個樣,失去自我,感到迷惘,甚或憂鬱、恐懼。



「不買是地底泥,買了是人上人」

把焦點放在物質之後,我們變得自我中心,狂妄自大,忽視了群體的生活,忽視了自然供養我們的恩典。我們只知不斷向外索求,心田被怨憤填滿,失去了享受每一刻真實存在的愉快感覺的能力,又失去了對未來開心世界的盼望,我們有眼但是「盲」,看不到自然的美妙,總之就是不開心。

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日常生活有豐富的生態內容,自己每天的經歷、與家人的溝通和親切關懷、工作中的人和事、所到之處的空間和景物等,把我們的人生點綴得多采多姿,只要我們稍加留意,隨時可以吸收自然、他人和自己內心深處給我們的精神養分,時刻都活得開心。

教宗通諭指出:為了保護人類頼以生存的整體生態,我們急切需要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才能得到真正和持久的喜悅與平安 Joy and Peace。要達到這個心靈狀態,我們先要做到心中安靜,才可能醒覺地感應到「活在此刻」,才能感應到「此刻」的豐富和喜悅。

世上多個宗教不約而同地推崇簡樸的生活,教宗特別提到 happy with little(擁有的器物不必多,知足常樂)和appreciate the small things(感恩所有的小事物),簡單的生活承載着直接的滿足,善於感恩則令人沒有怨嘆,不會為了擁有某物而過喜或為了沒有而過悲,不做消費主義的奴隸,這樣心中才有安靜,才可能生起知足和開心。

我們尤要注意,生活的目標不是「感官快樂」的累積,心理學告訴我們這種「快樂」真的「快落」,一下子就過去,甚至會反彈成為抑鬱,走這條路是徒勞無功的,我們要尋求的是一種常態的「開心」,不因物而來,不因物而去,而是透過平衡的日常生活去建立的。

通諭提到個人要認識自己只是活在眾人之中和自然眾生之中的卑微一員,要心懷謙卑,要經常以無數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行為,去體現關愛他人以及所有生物的福祉,我們又應該以坦誠與人相處,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去探索和了解自然,這樣除了讓人心生喜悅,也防止我們高傲自大,不惜破壞自然來為自己製造不持久的快感。

心存謙卑的簡樸生活,給我們人類簡單直接的平安和喜悅,也讓地球大自然不受破壞和得以恢復平衡,萬物得以共融共存。

簡單、自然、平安。

註1 全球幸福指數排名香港120位 - 香港經濟日報- TOPick
註2 教宗通諭英文版  


 教宗生態通諭:由開心生活談起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林超英-Lam-Chiu-Ying/129250193901719?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