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輔道中行人及電車專用區的長遠願景設計 – 圖轉自規劃師學會研究報告
「行,係得嘅。問題是願唔願意行多啲。」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早前公開發言1,說佔領運動期間,顯示了香港是一個適合步行的城市“Hong Kong is quite a walkable city”。局方其中一個方向,是發展可持續的交通政策。問題的癥結,在於市民是否願意多走一步。
局長認為,市民多走五分鐘,可以縮減巴士站密度,有助抒緩路面擠塞;但叫市民多走五分鐘,或會有民意反彈,甚至成為區議會選舉的討論議題。
退一步想,局長的問題,確實不容易回答:你願意多走五分鐘嗎? 就算問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背景下,肯定會有不同答案。最直接的反應,可能是一個反問:多走五分鐘可換來什麼? 是空氣污染減少了、通勤時間減少了、巴士車費下調了、或是什麼益處呢?
老實說,如果局方只提問題,「你願意多走五分鐘嗎?」,情況就如問一個小朋友,「你願意做功課嗎?」,相信沒幾人會衷心說願意。但如果,你肯花些少時間,說明平日做功課的好處,例如「考試前溫書時間可減少」、「整體考試分數上升」等,可能小朋友會明白。
香港是否一個可步行城市,早有不少討論2,在此不一一細表。我們同意,推行可持續交通政策牽涉行為轉變,但問題的癥結,不僅在於市民的意願,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政府沒有提供充足的資訊讓市民考慮決策。這裡作一個小小建議,如果政府怕地區的代議士炒作話題,影響市民取向的話,那政府不妨先多走一步,拿出分析數據,在陽光下供市民直接討論。
文首的講話中,局長提到巴士路線重組計劃,我們不妨以此作例子。政府可考慮提出以下不同方案的資料,讓市民討論:
例如,某君跨區從元朗到天后上班(巴士968),全程坐巴士的話,需時如下:
現時,政府希望透過路線重整,縮減巴士行駛時間。巴士路線重整,包括整合及淘汰部分巴士線,某些巴士站要被 cut 。巴士站密度下降,意味着最近的巴士站未必就在身邊,部分乘客需要多走幾步才會到達巴士站。
那多走幾多步方為市民接受呢?正常情況下,衡量付出多少 (額外多走幾遠) 之前,乘客往往會看「着數」是什麼及有幾吸引。
以下為虛構內容:
方案:A
對乘客而言,兩程步行時間多了6-10分鐘,整體通勤時間減少了8-12分鐘。
方案:B
走得再遠一些,可能整體通勤時間可再減低。
對乘客而言,兩程步行時間多了10-16分鐘,整體通勤時間減少了12-18分鐘。
方案:C
對乘客而言,兩程步行時間多了16-20 分鐘,整體通勤時間減少了13-17分鐘。
當然,方案賣點可能不只是時間,還有車資下調、或空氣污染減少等。各方案可以整理如下:
要得出上述ABC餐,不免經過很多不同持份者的盤算、磋商與角力,但政府理應能夠提出類似上述的數據以描述較宏觀、包括社會成本、界外效應的圖畫,供市民考慮討論。數字成理、計劃吸引的,自會得到市民接受,亦當毋懼成為區選討論議題。
若局方真切希望增加步行的吸引力,以推動可持續交通發展,民間及學界早已提出不少外國經驗及具體方案3可供參考,包括擴闊行人路、行人路暢通無阻、沿路多設座位、甚至多種樹好遮蔭等;某些方案甚至可以立即做,例如香港規劃師學會、思匯及城大早前建議「中環德輔道電車及行人專區計劃」之第一階段。
現時,馬路空間早已飽和,局方何不逆向思考:透過增加步行的吸引力,鼓勵大眾多採用可持續的通勤模式,減低路面擠塞,抒緩運輸署同事每日面對的壓力。
如果政府當局真有魄力誠意,與民共議地區及民生議題,這種讓數據說話的方式,或許比現時講「官民互信」四個字,來得有效。
註:
1. 2015年4月11日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主持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覽開幕儀式時發言 2 & 3. 2012年思匯政策研究所發表有關香港步行環境及外國經驗的研究《步行城市樂活街道》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