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坊間有不少關於「聰明城市」的討論, 健康空氣行動網上網下都提出過不同建議,現在更推出影片介紹不同方案,如低排放區、行人專用區、電子道路收費及智能交通。這些方案或可同時減少交通擠塞及空氣污染。
本地不少關注團體,包括我們,都經常批評政府有關政策非常落後。最新近例子,莫過於昨日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設立巴士低排放「區」的進度。 一眾議員質疑,有關區域只涵蓋三條分別位於銅鑼灣、旺角及中環的街道,連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亦於會議中承認,她不太認同把低排放「街道」稱呼為「區」的做法。明顯地,對於「低排放街」,立法會及民間都不太收貨。
在討論可持續發展、智能城市等議題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找尋外地例子,似乎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例如低排放區,最著名的就是大倫敦的低排放區。而紐約街頭,更是一夜變天,行人專用區計劃只須一個晚上就執行起來。順帶一提,紐約前交通運輸專員 Janette Sadik-Khan 表示,在布魯克林一個街區實施行人專用區後,零售數字激增 172%。
在此,不得不提另一個很多人引述的例子。香港人心中的「宿敵」星加坡,於 1998 年已全面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算早了吧?但原來,香港走得更前。我們於 1983 年 7 月至 1985 年 3 月,已試行過電子道路收費實驗計畫。翻查資料,運輸署報告都說技術可行。
正如我們在最新影片中引述有關數據,當年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行車時間有效減少20-24%,繁忙時間車速平均提升10%,空氣污染排放減少 17%,還有節省6-9%的燃料。[1] 但最後基於其他原因,試行計劃沒有後續。
這些絕非遠在天邊的「外國經驗」,而正正是在我城中環產生的數字,白紙黑字印在自家大學的報告當中。香港的月亮,其實也可以又圓又大。
香港人對行人專用區的優點絕不陌生,我們建議增加更多專用區,順便改善鄰近地方的交通和城市規劃。就如我們多次推介、由香港規劃師學會提出的德輔道中行人區計劃。
短片中所講的各項「智能交通方案」,往往環環相扣,例如倫敦低排放區和電子道路收費是相互連結的;而且,很多措施涉及整體規劃,正如環境局中人所言,全面規劃牽涉運輸及房屋局。
下一步,何不以德輔道中行人區計劃作試點,與運房局組織跨部門聯席,在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前,落實具體計劃?要達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20年的減排目標,與其被動地等待巴士退役,或者繼續「研究」、「優化」低排放「街」,政府應望得更廣更遠。
參考資料
Timothy D. Hau (1990), "Electronic Road Pricing: Developments in Hong Kong 1983-89",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Vol. 24, No. 2, May 1990, pp. 203-214.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