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早前委託政府認可的化驗所,抽驗九龍西多座屋邨和大廈的食水;結果顯示,入伙僅兩年的九龍灣啟晴邨6座中有3座的部份單位食水含鉛量,分別超出世衞標準0.12.8倍。當中,賞晴樓的含鉛量更在第1和第2階段的抽驗結果,均高出世衞每升不可超出10微克的標準。

房屋署一直表示供水符合世衞標準,但昨晚卻一改口風,並承認啟晴邨兩個水喉駁位,的確發現含鉛的燒焊物,違反水務條例和房屋建造時的合約要求;但署方沒有交代抽查數目,以及問題水喉的確實位置。房署又稱,會更換有問題的水喉部件,並優先為有6歲以下小童、孕婦的家庭完成工程。 

另外,民建聯議員蔣麗芸表示其早前收到匿名告密信,內容指全港有15個屋邨的水喉部件,是由同一間水喉供應商提供,而且食水可能含有不必要的重金屬,包括啟晴邨。蔣麗芸又聲稱,曾經有沙田、天水圍、九龍東和九龍西的屋邨居民投訴,懷疑新安裝的水龍頭含有鎳和錳等致癌和影響神經系統的物質。

至於工程師黃敬已經以獨立專家身份,今早到啟晴邨高中低層的廚房和浴室,收集共24個水樣本,以及3個頭髮樣本,再送到政府認可的實驗室檢驗,看看是否含鉛;預計一至兩星期後,會得出化驗結果。他估計水務署和屋邨水管並非肇事問題的根源,或是住戶的水龍頭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