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過903頒獎禮,今年因為一連串香港事令我突然再感興致,看了今年的頒獎禮。一如以往,903頒獎禮都是大玩煽情牌,今年再鋤強扶弱,頒給在樂壇浮遊一陣子的林奕匡及浮沉更耐的方皓玟,都令不少樂迷十分感動,覺得他們的努力終被認同。

原本以為這種同情心,應是給所有在努力的歌手,而不獨是給某些樂迷偏愛的。不過,我錯了。

另一邊廂,同是不紅不黑的歌手,原來就算有同樣遭遇,但樂迷一樣覺得他們抵死,努力做音樂也只是不自量力。當然,是的,我是指李逸朗。

好坦白講,我真係唔記得邊個係李逸朗,不是有這首歌這專輯,我也不會想起這個歌手,這個歌手任何的歌我早已沒有印象;而他早已經消失在樂壇,原來走了到大陸發展,一走走了五年。他不是紅遍強國的GEM又不是「樂壇慈僖」容祖兒,又不是樂壇小強TOMMY,又不是那些英皇出鏡率過高的歌手,應算是harmless 吧?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樂迷可以對他這樣惡毒,給林奕匡及方皓玟的同情心去了哪?

一個歌手沒有唱片公司財力支持,仍然自資出碟,並嘗試以這張碟說出自己北上的離鄉心情︰

呢幾年,每次遇上不如意嘅事都想返香港、都想屋企,覺得自己好似去咗外太空咁,冇朋友、冇家。

有什麼好笑,換著是其他歌手,大家不是會已經十分同情了嗎?是因為他是英皇嗎?就算是英皇其他歌手,大家反應亦應該冇咁惡毒?好了,明了,點解他努力做音樂仍然得到恥笑,原來因為佢做了首被稱為「傻仔」的《傻女》。

其實《傻女》有什麼問題?用一個不同手法去唱一首經典歌曲,用即時粗糙的錄音手法像VO 配音樂的電台劇場一樣的手法表達,有什麼問題?就是因為這是與別不同,就是因為這是不是「正經的唱歌」嗎?

這就是香港聽眾的問題,心胸狹窄,他們不會取笑容祖兒以「我是歌手」形式唱《這麼遠那麼近》更不會恥笑王菀之悶到爆咁唱四大天王的歌,因為果D 歌都係格式化做法,所有都是計過度過,不會嚇親你地班細膽聽眾。相反,呢一首《傻女》,只係用一個lo-fi 手法呈現,你地個個就要恥笑人家係「香港樂壇救星」,我終於明,不只政壇有虛偽左膠,樂壇亦有。

在香港樂壇,創意是不受重視的。寧願聽到一些一板一樣的悶到核爆的歌,都唔想聽到一些敢用不同手法的作品。唔好怪製作人做悶歌,因為市場需求嘛,係咪?

李逸朗整張碟【Fly me to the Earth】封面已話你知是playful,加上選曲有心思,韋啟良的編曲都有落苦心,例如另一首《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這樣的想起我》加入field recording的環境聲及日常聲音的拼貼,是香港樂壇很耐冇聽到的approach,對上一次已係梁基爵為楊千嬅做的《田中小百合》吧?再唱老土到爆的《梅蘭梅蘭我愛你》編成輕快版本,中間仲加入《Loving You》,你敢說這不是創意?Come on!

在香港地,只有唱到好「標準」的唱法,才是好唱功,才能稱為唱得好聽。只有唱得字正腔圓,只有唱得好才有資格唱歌;只有production value高的作品,才稱得上好作品。講到尾,一來接受能力低,二來離不開精英主義,是只承認市場盛行的精製音樂product 的美學?

我突然諗,響香港有創意的組合也不會flourish 的,我諗像Sonic Youth 翻唱The Carpenters的《Superstar》都一定會被恥笑。

我明白,一個歌手沒有地位及說服力的話,做什麼都人會沒有了那個credibility。我不是說不可以笑李逸朗,我笑你你笑我,這是正常;但一面倒恥笑,就連「音樂樂評人」及hardcore 樂迷都排著隊加入恥笑李逸朗行列,我就覺得好悲哀。李逸朗,只好怪自己埋不了903 堆,做不了苦情歌手吧。我只想說,碟中所有歌都比起什麼《高山低谷》及《分手總約在雨天》來得有意思及好聽多了。

延伸閱讀︰圓夢自資出碟

作者:Damon


 是李逸朗傻?還是香港樂迷傻?

 https://www.facebook.com/3cmusic?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