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科主任劉俊煌 

被診斷罹患黑色素癌第四期的偉志(化名),經過手術、化學治療皆無法控制疾病,化學治療後三個月,腫瘤甚至開始轉移至其他器官,醫師為搶救患者生命,2013年透過專案申請,自費使用美國最新核准的「癌症免疫製劑」藥物,每隔三周注射一次,四針後,偉志幸運地存活一年至今,雖患者尚未痊癒,但能延長存活期超過一年已是目前癌症醫療的重大突破。  

大家對於癌症的印象都是束手無策,像上述患者罹患黑色素癌,是所有皮膚癌中最惡毒的一種,較少見但死亡率最高,通常會轉移、擴散到其他組織或器官而致命。「癌症免疫製劑」目前已被多國認可,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科主任劉俊煌說明,癌症免疫製劑在2014年也已獲得台灣衛福部核准,用於治療惡性重大的黑色素癌,臨床試驗顯示三年存活率高達20%,至於針對其他癌症尚在臨床試驗中,試驗結果有可能改寫抗癌史,可用於多種癌症治療上。  

癌症的標準治療進程,早期診斷可開刀切除,若癌細胞轉移時,則常進行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或放射線治療等,劉俊煌主任進一步說明,以往針對已經轉移的黑色素癌,治療效果十分不佳,平均存活時間不到一年,所以像上述患者,癌細胞轉移後還能超過一年存活期,對患者及家屬而言,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到底什麼是「癌症免疫製劑」?劉俊煌主任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中,T細胞負責攻擊外來入侵者,包括病毒與腫瘤。而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若被腫瘤干擾,T細胞則無法有效攻擊腫瘤,稱為「免疫監控的逃脫或抑制」。「癌症免疫製劑」可以阻斷免疫抑制的關鍵分子(例如CTLA-4),解除T細胞本身的免疫抑制,強化T細胞攻擊腫瘤的能力,以達到利用自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目的。  

癌症免疫製劑的發明,代表癌症治療的新時代,目前除了黑色素癌應用,其他適應症醫界也在期待中。劉俊煌主任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期間,還是須審慎留意藥物副作用,可能有20%的患者有較嚴重的皮膚紅疹、腹瀉、脫水等現象,甚至引起自體免疫失調而發炎,但大部分都可以經過適當的處理而改善。劉俊煌主任呼籲,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並適當的處理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延長病患存活期不是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黑色素癌第四期 免疫製劑延命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