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開會討論行政長官有關修改2017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案,可悲的是,與中央關係比較密切的人士,似乎不曉得如何表現其個人意志,更有多人認為「提名委員會要過半數過過的候選人才可參選」。
面對中央落閘的殘酷現實,人大常委肯定對提名門檻有高要求,甚至需要提委支持過半才可參選行政長官,而立法會選舉雖然行政長官沒有要求修改,可是從種種跡象看來,人大未對修改立會選舉方案落閘。
泛民主派早已表明不支持不符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政府要爭取他們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看來並不樂觀。
回歸現實,從框架看,倘若不通過政改方案,後果除了因政府認受性受質疑而導致無法管治外,更重要的是2020年立法會普選必然落空。此外,由於人大沒有承諾日後仍可提出普選方案,政治爭拗將會無止境的延續下去,政制亦沒有走前一步的可能性。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他們希望因政令不通,反而可保證有關群體或個人利益,。如果我們因不能得到一個滿意的普選方案而把之否決,等於中了敵人另一個早已埋下的圈套。
其實即使人大落閘,我們仍不可放棄爭取一個公平的普選方案。先從人大常委要求提委過半通過才可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的方面看,首先,爭取擴大提委民主成分,可「溝淡」及減少中央的影響力,例如將所有公司票及董事票轉為個人票,新增更多不同界別,令提委會不會被中央的決定主導。
其次,提委會雖依人大常委決定,必須過半數通過參選名單,但並未規定通過名單的辦法。假設每名參選人必須經八分之一的提委提名,再以完整的參選人名單要求提委會全體通過,即提委必須協商名單,也不能容易剔除民主派,這樣可確保我們的普選不是只在唐英年和梁振英之間作選擇。
這樣的方案,即使不完美,但只要普選實施了,2020年立法會便確保可普選(即使功能組別只會保留但供全民普選),我們在不完美中向前走,是我們對抗極權者無法不作的讓步,一步一艱辛,縱使千百般不願意,這一步不會白走的。
看國民黨歷史由專權到普選,看戈爾巴喬夫解散蘇聯共產黨,這些不是我們可完成的使命:我們不想革命,這樣太沉重了,只能期待這個「明君」,有一天,在中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