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之後,不論對這場運動持什麼立場的人,大概都會對香港的前景不感樂觀。一方面,人大決定不動如山,政改方案難望通過,因政制缺陷而衍生的惡果依然困擾香港;另一方面,更令人擔憂的是特首梁振英完全無意化解社會矛盾,反而在《施政報告》再點火頭。
儘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比梁振英好些,至少願意認識雨傘運動反映和衍生的問題,然而《財政預算案》一如以往偏重「派糖」,沒有任何長遠政策或社會投資去處理正在發生的社會問題。
香港其實不是沒有轉危為機的經驗。1967年香港爆發六七暴動,從5月初到10月,香港左派由發起罷工和示威,演變成使用槍械和炸彈的暴力行動,導致包括示威者、警察和市民共五十多人死亡。可是,香港在六七暴動之後,社會不但沒有繼續撕裂和沉淪,反而逐步躍進,原因是當年的港英政府肯認真研究暴動的起因和反映的社會問題,然後改變管治方針,推出重大的政策和投放巨額的資源做社會投資。
由於暴動由工人發起,時任港督戴麟趾認為有必要改善勞工的狀況,因此修訂勞工法例,賦予工人更多權益,例如規定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四十八小時的工作制;准許女性職工享有產假;設立勞資審裁處處理勞資糾紛等等。此外,戴麟趾深感暴動反映官民溝通不足,於是暴動後一年即推行「民政主任計劃」,把港九劃成十區,每區設民政處及民政主任,收集民意,接受投訴,並向市民提供諮詢服務,以改善官民關係。
社會運動後的施政報告與預算案(郭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