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現在的移動醫療產品,大多集中於某些簡單數據的監測與記錄上,缺乏對數據的深度挖掘,互動性較差;給醫院帶來的影響和改變也主要集中在掛號和支付流程的改善上,這些功能並沒有解決醫療中的根本問題,無法實現馬上見到醫生開始診療的目的。另外,由於我國醫生資源仍舊牢牢束縛在公立醫院的高牆之內,醫生很難通過這些移動醫療為客戶提供詳細充足的專業建議。
移動醫療創業團隊的短板不在於找不到IT精英或醫療行業的大拿,而是找不到能夠進行跨界翻譯、對接、轉換並最終進行高效實現的人才。移動醫療行業人才嚴重缺乏。一方面,國內很多醫生沒有在心理上接受移動醫療。醫生們長期的生活習慣不容易改變和顛覆。另一方面,由於專業門檻高,我國的醫生行業壓力大,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行業限制多,導致能夠發展起來的移動醫療領域的醫生少之又少。本文轉自證券時報,作者:陳喻,原文標題《給移動醫療潑點冷水》。
最近痛下決心,打算將伴隨了自己幾十年的黑痣給「消滅」掉,來到久負盛名的三甲醫院,給出的結論是「小腫瘤切除手術」。
怎麼就腫瘤了?為了保險起見,沒有醫學常識的我連跑了好幾家醫院,得到的答案卻各不相同,有的說用激光,有的說用冷凍,有的說要手術切除才能根治。面對各位專家,心中恍然不知方向。有學醫的朋友說,儘管技術的發展,使得醫療水平已經一日千里,但是在基本診斷以及外科手術上,這個行業本質上還是「學徒」制,由老帶新,經驗的累積以及學習的過程,都會影響醫生的最後判斷。這才猛然醒悟,為何病人都要往大醫院跑,越有名的醫院越是人滿為患,不過求的是「權威」二字。如果有個手機App能夠匯總各個醫生的意見,並提供平台讓他們切磋交流,那該有多美好。
但這個想法很快被朋友潑了冷水。試想,如果醫生不再親自望、觸、叩、聽,不再結合患者的發病史、家族史進行系統檢查,而是通過移動APP,觀察屏幕中患者的表現,甚至僅僅依靠幾張檢查化驗單,就作出診斷,未免有些令人貽笑大方,也無法保證安全。而且,越是好的醫生就越忙,憑什麼吸引他們到網絡平台來坐診。如果完全以市場經濟的方式,其價格高昂會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互聯網無往不利的免費或者低價模式可能會不靈。
對於像天貓這樣的平台公司,其對商家最有吸引力之處就是導流量,聚集人氣。而患者的需求是什麼?是得到更好的治療,但好的醫院並不缺流量,醫生看病都忙不過來。導流量對於好的醫院來說吸引力不大,而差的醫院,患者並不太需要掛號服務。
有人曾在兩家國內較為知名在線醫療平台做過實驗。第一家,選擇了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進行咨詢,提交問題后,進入醫生「安排中」狀態,大約3小時后,系統發來短訊稱所選的醫生排隊已滿,並安排了另一位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來答覆。但是,過了一周時間,這位被安排的醫生也沒回答提交的問題。 第二家,幾乎兩分鐘內就得到了回復,但並非是三甲醫院的專科醫生,而是一家企業附屬醫院的專科醫生。事實上,目前在網絡平台上較為活躍的,也是二三線城市的主治醫生,那些大醫院的資深醫生還無法被充分吸引到這種新平台上來。
有數據顯示,大部分的移動醫療APP都沒有很好的活躍用戶,在美國,只有10%的手機用戶下載過醫療應用,這些應用有時候一次也沒被使用,或者只被使用了一次。說明在醫療這個特殊領域,並非是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醫患資源不對等的條件下,吸引患者首次關注或許容易,但如果不能有效獲取醫生資源,那麼這些患者很快就會流失。而在非移動平台中,各方應承擔的責任也是一個必須明晰的問題,但往往是一片灰色地帶。
說穿了,目前主導健康醫療類APP的,還是以科技公司為主,很少有醫生或醫學專業出身的科班人士參與深度開發。這自然會衍生一個問題,既要注重科技元素和炫酷概念,又要兼顧專業性和嚴謹性,一個輕資產的平台公司恐怕難以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在這個領域,BAT可能比不上協和,方便可能比不上安全,海量信息可能比不上專家掛號,雖然不符合互聯網精神,但這就是現狀。
From 證券時報
給移動醫療潑點冷水:它還不是一個偉大的互聯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