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IT 環境紛紛走向實體、虛擬、雲端混合的環境,創造龐大資料量,也讓備份還原等資料保護機制成為企業關鍵課題。研調機構 IDC 統計,過去三年內,亞太地區有超過半數的企業遇到過資料損毀無法復原的情況;研究機構 Clutch 更指出,有 60% 的中小企業在遭遇資料遺失後的半年內面臨倒閉危機,可見企業備份方案重要性。


雖然知道備份重要,但挑選合適的備份方案卻不是那麼容易,導致部分企業長期忽略其必要性。排除自行寫 script 進行備份這種耗時費力的方法,目前市面上現成備份方案大致可分為兩類:分別購買備份硬體及軟體進行整合、及建置軟硬體整合備份一體機。此外,除了一次性購買的價格外,企業更要注意常被忽視的龐大隱藏支出如「授權維護費用」、「人力資源」、「硬體設備擴充」等,才能正確地評估備份方案。

許多企業選擇永久授權的備份軟體,期望藉此降低整體成本,但一次性交易的軟體買斷形式看似化算,卻忽略後續系統維護的隱性支出。據統計,軟體導入後的年維護費用佔永久授權成本的 22% 至 27%,是一筆不容小看的支出。

此外,這類永久授權的軟體通常只附帶一年軟體升級權及技術支援,當企業需要升級新平台(例如 VMware 升級至 vSphere 6.7)或遇技術支援問題時,將無法即時取得原廠協助,需額外負擔相關技術支援費用。


(圖說:如果比較備份軟體的3年總成本,在計入續訂成本後,永久授權與訂閱制之間幾乎沒有成本差異。)

不過,市面上已經出現免授權的軟硬整合備份一體機,透過免軟體授權,僅需要隨儲存空間使用量增加購置儲存設備,可有效降低軟體維護成本。

隱藏成本二:管理 IT 系統架構的人事支出費用

儘管企業 IT 環境逐漸朝向實體與虛擬並存的混合環境,多數傳統備份軟體仍只單一適用於實體或虛擬的 IT 架構,導致一套備份方案常須不同軟體與硬體廠商的共同支援,當系統發生問題時,IT 人員將耗費大量時間在多個軟體及硬體系統間來回檢查。

舉例來說,香港 The Executive Centre (TEC) 在 32 個城市與 14 個國家擁有超過 130 個據點,在未找到理想的集中備份方法前,位於不同國家的商務中心皆採用不同的備份方案,導致香港總部很難管理不同格式的備份文件。

TEC 經過多方比較後最後導入支援虛擬機、實體伺服器、PC、甚至雲端備份的整合方案,不僅可以集中在單一介面管理所有備份任務,更不必花時間維護多套備份方案授權,大幅增加工作效率。

隱藏成本三:儲存空間擴充的設備支出

許多企業因預算考量而使用免費的備份軟體,但免費軟體通常僅支援每日完整備份的任務,迅速消耗儲存空間,讓省下來的軟體授權費用轉化成為儲存伺服器的擴建成本,產生龐大的無謂支出。以每日備份量 1TB、資料量變化率 5% 為例,一周下來免費備份軟體需要的儲存空間竟高出增量備份方案 6 倍!


(圖說:一周內,Synology 軟硬整合備份一體機解決方案較一般免費方案節省達6倍儲存空間)

對此,重複資料刪除(De-Dupe)技術可以避免存入相同資料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大幅降低額外儲存設備的需求,以及備份任務對處理器、記憶體、網路的負載。特別是當有大量相同的備份來源,如多個相同 OS 的虛擬機或 PC 時,效果更為顯著。

TEC 使用支援異動區塊追蹤 (CBT) 的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備份 47 台虛擬機共 6.73TB 的資料量,可有高達 24 倍的去重複資料刪除率,大幅節省儲存空間。張家豪也表示:「台灣資生堂的員工數超過 500 人,每日產生高達 600GB 的資料變動量,導入 Synology ABB 後成功將伺服器端 58TB 的備份資料簡化為 28TB。」

有效備份,免授權、多平台、去重複要素不可少

買斷軟體授權的後續維護費用、管理 IT 系統架構的人事支出費用,以及儲存硬體設備的額外添購費用,上述這三項隱藏成本皆可能成為企業 IT 支出的龐大負擔,對有高度備份工作負載需求的企業來說,累績的總體成本更為顯著。

根據 2018 年中小企業儲存調查指出,企業資料量平均每年增加近三成,儲存預算卻大幅增加,將儲存空間做有效率的應用更顯重要。而企業在選擇備份解決方案時,除考量軟、硬體採購支出,也應一併計算未來成本,若為避免後續授權維護費並期望擁有單一管理介面,而選擇軟硬體整合備份一體機,則應考量內建全域重複資料刪除技術及異動區塊追蹤(CBT)的解決方案,才能實現跨裝置、平台與版本的去重複化,減少備份所需儲存容量,並有效縮短備份資料的所需時間,以兼顧資料最大化應用及備份最小化支出,最有效益地運用有限資源。

如果想了解更多Synology免授權一體機備份,請前往:http://sy.to/apbbu


 企業備份方案難部署?三項隱藏成本成IT管理絆腳石

 https://www.facebook.com/hki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