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精油是什麼?

A:

許多植物本身具有油囊,而「精油」是從植物油囊萃取出來的一種液體物質,具有氣味芬芳、濃度強烈、揮發性高所以香味不持久、可被稀釋等特性,但它並不油膩,質感反倒有些澀澀的,在遇熱或是日光照射時,很容易氧化。也因為精油中具有當複雜的成分,所以大多具有抗菌抗敏、安撫情緒、緩和緊張、舒緩病症的作用。


Q2精油是怎麼來的?

A:

「精油」是從植物的不同部位,包括根、莖、樹皮、枝幹、葉、花朵、果皮及果實之中採集而來,主要經過「摘採、洗淨、萃取、成品」等程序,但不是每種精油都需歷經這些過程;有些則是還需要額外進行「發酵」的作業。

在「萃取」階段,又有「蒸餾法」、「溶劑萃取法」、「冷壓榨法」、「脂吸法」……等不同方式,其中,「蒸餾法」中的「水蒸氣蒸餾法」是最早被用來製造精油,也是最普遍常見的一種,而且,有些萃取方法的後製程序,也需要用到「蒸餾法」以取得精油。大致說來,多數精油來自用「蒸餾法」萃取;至於果實類的精油則多由「壓榨法」取得;至於蒸餾來的精油會有副產物,就是所謂的「純露」。

【精油的4大萃取法】



精油的4大萃取法。(圖片/蘋果屋出版社提供)

Q3為什麼精油會有療效?

A:

精油來自天然植物,而植物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及繁衍,本來就具有防禦、吸引、驅趕等能力;這些能力在行光合作用時,會經過一連串程續而轉變為成分複雜的「精油」,並儲存於「油囊」當中。也正因為精油成分具有藥理作用,所以可以對人體產生一連串的療癒作用。

經過實驗分析,精油當中的主要成分可分為以下十種化學分子家族,而每種又可以再向下細分,例如「醛類」之下還有「香葉醛」等。也由於存在於每種精油中的化學分子組成比例不一樣,所以療效各不相同;加上各成分之間還會產生交互作用,所以會產生很可觀的療效組合,直到目前,都還有許多科學家在進行相關研究。

Q4精油應該怎麼用?

A:

精油主要是藉由四種管道進入人體:一是精油化學分子經由鼻黏膜吸入後,再透過嗅覺神經來傳遞它對身心(情緒)的影響;二是經由皮膚吸收,再透過血液進行傳導;三是經由口服,經過消化吸收後代謝到全身;四則是做成肛門栓劑,藉由肛門的黏膜進行吸收。

也因此,一般在家自行使用精油時,多半會採取的方式包括薰蒸吸入、按摩、貼敷、浸浴、噴霧等方法,不過,由於純精油不能直接用於皮膚,所以,一定要經過加入基底油之類的東西加以稀釋調和之後,才能使用。

至於口服及肛門栓劑,由於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更一定要經過受訓合格之芳療師處方並依照指示才能進行相關使用。此外,由於精油幾乎都有殺菌、除臭的功效,所以,也常被拿來用於家庭清潔、洗滌衣物之用。

【精油中的10大化學分子與其療效】



精油中的10大化學分子與其療效。(圖片/蘋果屋出版社提供)


Q5「精油」跟「芳香療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A:

所謂「芳香療法」,就是運用精油、純露、基底油,配合各種方式(蒸氣吸入、按摩、敷貼、沐浴、噴霧等)及適合劑量來調理身體部位,藉以達到平衡情緒及養生保健的目的。

若以使用精油的方式來分,芳香療法主要有三個分支:一是「美容芳香療法」,主要應用精油來做美容按摩及皮膚保養,一般專業施行者即所謂的美容師;二為「芳香醫學」,主要是將精油拿來做為治療特定疾病的內服藥劑,所以須由醫師或藥師執行,但在台灣醫界尚未引進,在臨床上僅多用於特定疾病或安寧病房病患的按摩、沐浴及薰香;三是「治療性芳香療法」,目的是採用精油按摩、吸入、敷浴、噴霧等方式,並配合其他自然療法,來改善疾病患者的病情及身心狀況,在國外,施行者多以專業醫療人員如謢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為主,但在國內則因教育訓練未臻完整,所以尚不普遍。

Q6使用精油時,需要特別注意什麼?會不會有副作用?

A:

正確使用精油,應注意下面四個重點:一是精油成分,選用時,請務必確認為純天然精油,若用到劣質化學冒充品,將對身體造成傷害;二是使用方法,亦即須注意各種應用的正確作法與步驟,以免因為錯用、誤用,而達不到應有功效;三是使用劑量,應按照調配說明添加,切勿以為增加份量就能加速作用,因為一滴精油是幾十株植物精華濃縮的結果,過度刺激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四是使用對象,需注意個人有無過敏體質、是否為敏感型肌膚、女性有無懷孕、孩童是否為兩歲以下嬰幼兒等,使用前最好先經測試確認。

此外,也千萬不可將未經稀釋之精油塗抹於皮膚、黏膜,或滴入眼睛,更切勿直接口服植物精油。只要掌握上述原則,精油本身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副作用。

【特定對象使用精油應注意事項】



特定對象使用精油應注意事項。(圖片/蘋果屋出版社提供)

Q7為什麼精油不可以直接抹在皮膚上?

A:

因為精油濃度極高,容易造成過度刺激,引發皮膚敏感,甚至灼傷皮膚,所以,使用前必須加以稀釋。而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加入植物性緩衝物質,例如基底油(荷荷芭油、小麥胚芽油、甜杏仁油等)、乳液、乳霜、洗髮精、水、凝膠等,藉以降低引發敏感物質的濃度。但是,萬一不小心讓純精油接觸到皮膚,那就要立即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並塗抹一層基底油以保護肌膚,如果紅腫疼痛的現象並未減輕,就需立刻送醫。

Q8平常使用一般保養品就容易出現過敏現象的人,可以用精油保養品嗎?

A:

對保養品過敏的人,不見得是對精油過敏,通常會引發過敏,都是保養品裡的香精、防腐劑或是其他物質所致,所以,如果想要知道對精油會不會過敏,可將稀釋過的精油抹在手腕內側進行測試,而且應該要多試幾次。我的經驗是,濃度在3%以下的精油,應試抹三天;3%以上者,應試抹一週,因為高濃度不見得會馬上出現過敏現象,有時要數天後才會發生,還是謹慎為佳。


Q9如何選購精油?標示上寫「Essential Oil」跟「Essence」是一樣意思嗎?

A:

購買精油前,請務必區分產品差別,市面上常見的所謂「精油商品」良莠不齊,可參照本書「購買精油入門須知」單元(P28~31),從「品牌」、「純度」、「香氣」、「價格」、「產地」、「標示」、「通路」等七個關鍵進行相關評估。

至於純精油的正確英文翻譯名稱,應是「Essential Oil」,而「Essence」則為「精質」,指的是從植物體提煉出來、但尚未經過蒸餾程序的物質,嚴格說起來,還不能算是「精油」。

此外,比較容易混淆的名詞還包括「Essence Oil」(精華油)、「Perfume Oil」(香水油)、「Fragrance Oil」(香味油),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純天然植物油;「Aromatherapy Oil」(芳療油),則多為摻合油或合成油;另外還有「Environmental Oil」(環境油)及「Fragrant Oil」(香精油),其主要成分為香精,精油含量只有2%~3%,所以通常很香但沒有療效。在此一併提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另外,選購前,請注意標籤上的標示,比較常見的名詞說明如下:

● 100% pure Essential Oil:即是純精油。

● 芳香療法專用油:通常是2~3 %的精油混入基底油調製而成的按摩用油(Aromatherapy oil),由於經過稀釋,所以不適合用來泡澡或薰香,因為濃度太淡,如經高溫加熱易使基底油變質。

● 植物萃取物:不等於植物精油。因為有些只是靠生物科技或其他方式萃取出植物裡的某些有效成分,與從植物油囊裡完整被萃取出來的精油有很大差別。

Q10什麼是「有機精油」?

A:

「有機精油」通常是指以「有機方式進行植物栽種」,再以「不污染及不破壞生態環境之方式加以萃取」的精油,例如栽植過程無污染或公害、不使用化學肥料或殺蟲劑、土地耕種後需自然休耕一段時間等,而在提煉過程中,也必須做到無添加化學藥劑、不進行人工催化等。可以說,「有機精油」是一種選擇,因為有些精油原本就萃取自野生植物及具有防蟲害及抗感染功能的樹木(如乳香、絲柏) ,也有某些栽植芳香植物的國家原本就不太使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所以也無所謂「不有機」的問題。

大體而言,與一般精油相較,「有機精油」較具天然營養成分,目前國內外都有專門進行認證的單位,而經過認證的產品,也多會在包裝上進行相關標示,但必須了解的是,目前精油本身並無認證機制,包裝上的有機認證指的是「有機植物栽種」的認證,而且各國家都有其標章,購買時可多加注意辨識。



各國「有機植物栽種」認證。(圖片/蘋果屋出版社提供)

Q11是否可以購買一般保養品,再自行滴入精油,就成為有療效的精油保養品?

A:

基本上並不建議,因為市售保養品當中已添加香精及其他物質,有些為了讓香味持久,還會加入「定香劑」之類化合物,若再額外加入精油,無法確定在「那樣的環境中」會不會與裡面的其他物質發生不良反應,而且香味也容易混淆,即便療效尚存,也不肯定還能發揮多少功效。

Q12自己動手做的精油保養品,跟一般市售保養品的主要差別在哪裡?

A:

一是「量身訂做」,可針對每個人膚質狀況的特殊性,選用療效適合的精油來調配專屬保養品,以便對症下藥,讓保養到位。二是「天然溫和」,不需考慮產品賣相或保存期限等販售問題,而加入非必要之化學成分,造成肌膚多餘負擔。三是「經濟實惠」,所需花費完全反映材料成本,沒有包裝、行銷、廣告、通路……等支出,完成品僅約市售價格的三分之一。

本文出自蘋果屋出版社陳美菁著作《純天然精油保養品DIY全圖鑑【暢銷增訂版】》一書


 這樣用使用精油超放心!12大Q&A一次看懂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