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問:「給你數千元,甚或是數萬元,你會殺人嗎?」
相信正常人都不可能會去做吧,為幾萬元去殺人?傻的嗎?
記得曾經看過一則新聞,美國於感恩節時,Walmart大特價,市民瘋狂搶購心水貨物,竟然出現槍擊案件,有人購物時被殺死了。這個殺人事件,為的是甚麼呢?定一定神回想一下,就只是為了一部有數千元折扣的電視,有點匪而所思吧。
殺人好大件事,美國市民可以買槍,這類事件較少發生於香港吧。不過香港人不時也會做出類似行為,或許大家沒有察覺。
相信大家也有小弟的類似經歷,搭公共交通時,有時會遇到有乘客出現爭執,甚至大打出手。我就試過在上班時間看見兩位大漢在巴士上,因為其中一位大漢要求另一位讓一讓路,而對方不讓,雙方就先來口角,更你推我撞。由於車廂內很多其他乘客,情面既危險又尷尬。
想想都奇怪,若這個車廂毆鬥事情發展下去,無論是受傷或惹官非,其成本都比起一個小小的讓路動作來得重,何解有此行為呢?是否荷爾蒙分泌問題呢?以成本效益的角度,此舉不太明智。
自少喜愛運動,發現荷爾蒙分泌問題在運動場上發生得特別多。三五成群在街頭打籃球,沒有NBA冠軍的獎金,過了型男追靚女的時期,為的是甚麼呢?大多為了健康、排汗、燃燒一下脂肪,又或者朋友間聯誼一下。按此目的,應該動動身子,完成運動後,回家舒服得多。
實情是,籃球上有很多身體接觸,好多時會為一分半分、一球半球、犯規與否,爭吵不休,甚至經常發展成動手打架,值得嗎?其實大家都不是職業籃球員,其實只是在街場上「塘水滾塘魚」,贏了輸了,有何重要?我的宗旨是最緊要別受傷,若對方太粗暴,最多回避離場便算。
寫文分享,談及財經、政治,目的是把知識分享,把道理辯明,令彼此進步,這是一個好目的。經常遇到激烈的留言討論,化成筆戰,爭吵得喋喋不休,更發展成為拗而拗,實際上有點無謂。
十分認同黃國英,他無興趣爭辯宏觀經濟,甚麼孳息曲線倒掛、股災來臨、世界大爆炸等,驚還是不驚,全都無意思。他自言自己並不是辯論比賽中的辯論員,最重要是講成績,要有一個結果檢討的方法,如十年後誰成績好,比起爭論虛無的理論更有意思。或者黃國英作為基金經理特別講成本效益,實事求是。
談談逃犯條例修訂事件,看見遊行與包圍金鐘政總立法會人士,每走一步都該檢討成本效益,注意目的與行為。始終此類運動最重要的是得到多數市民支持,利用群眾的力量向政府爭取東西。利用破壞與暴力其實很不智,尤其一些政治KOL呼籲甚麼把暴力升級,若論武力的話,示威市民永遠不及警方,此舉只會令警方有依據把武力升級之時,更失去不少民心,雙輸。
說了很多,只想提醒讀者,日常生活,多想想以聰明方法去爭取以達至目的,別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
此文同見於《經濟通》的《財識兼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