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走過街頭巷尾,看到不少古怪的工程產物,與同行朋友傾談,大家都認為其實政府工程有好多都匪夷所思的。今日分享一下一些奇怪的工程,不知大家平日有否留意。



上面照片中的T字型不銹鋼欄杆有何用呢?真的要好好觀察才猜得到。研究過現場環境之後,此欄杆應該為避免室內開窗向外推出時會撞到人而設。附近一些不能開的窗並沒有加裝此欄杆,有固定花盤的窗外又沒有加裝此欄杆。無端端加支欄杆,只為隻窗,有少少奇怪。



再猜猜,上面張相片的不銹鋼欄杆又有何用呢?這個較難猜估,好似在圍著什麼似的。我也經過此地好幾次,觀察一番,想了好幾次,大概才明白這有何用。

原來大家看見地面有暗斜,這不銹鋼欄杆是用作扶手。何解想這麼久呢?因為這個暗斜真的很「暗」,在這工程之前是一小級小梯級,大概只有3厘米高,相信所有手推車、輪椅走過這小梯級都無大問題,如今被填成暗斜當然更好,但因此暗斜,兩邊加上扶手,又有點奇怪。



另一張是一座公屋樓下的機構門外,該機構出口有一條小斜路,斜路兩旁做了渠道收雨水,門口又做一條渠,所收得雨水就由左至右連接到大約5米外的公屋總渠外,而期間大部分還有蓋遮蔽的。

看起來這是多餘的處理,其實不同建築物一向有好多「收水界」的責任問題。例如公屋地是房屋署管理的,而室內那個機構要接駁出來,不能經過房屋署的渠,而是要自己獨立接駁到公家路的渠道,歸渠務署管理,一些責任問題而衍生出的設計,其實都幾荒謬。



說荒謬還有很多,近期有關路燈燈杆的計算引起不少結構工程師在討論。話說香港絕大部分的路燈都屬路政署管轄,而按路政署的設計,一支12米高的路燈大概會有一個一兩個立方米左右的石屎結構埋於地下。

原來全香港有一部分路燈是歸屋宇署管轄的,主要是非公家路段的路燈,因此結構工程師需要向屋宇署入則提交路燈杆的結構計算。問題是工程師向屋宇署提交計算時,若採納路政署的標準,將不獲批。主因是屋宇署需要工程師按樓宇大廈相似的計算方法,最大的分別在於wind load。

當工程師按屋宇署的方法計算之後,得出一個大約3米乘3米(近十立方米)的石屎結構,比路政署一般的路燈足足大好幾倍。這代表路政署的路燈都不安全嗎?

曾經有工程師在一些工程forum上當面向屋宇署代表提問時,希望屋宇署可以內部檢討有關審核標準,屋宇署代表的回應是:「按計算是需要這麼大的話,就是需要的……」,這就是政府。



最多人會問,為何街上總是有掘地工程的?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政府問題。政府內部協調掘地的部門是路政署,它的協調是於批出「掘路紙」時看看該地段過去三個月有否被其他機構掘過,但地下有好多系統,包括電纜、煤氣、水管、地渠等,還有路面刨舖之類的工程,各自有相關部門或公司負責,但它們永遠不會同一時間開工。

這代表同一塊地之下,要整電纜、煤氣,再要整水管,這就要分開三次來掘,每次可能掘半年,隔三個月又掘半年,隔三個月又掘半年,前後兩年時間,自然給人感覺是經常在掘路。

如果好好協調,中電、煤氣公司與水務署可以掘開地面再同時工作的話,相信總共半年多就能完成,因為只需要掘地一次就可以完成所有工程。當然,這問題多多,責任問題、合約問題、保險問題等等,政府內誰會去想創新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