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不久的香港2月份M3(泛指總存款量)是下跌的,筆者多年提倡「M3定律」,認為09年之後對新常態市場具有最大市場影響力的其實是急升的資金量,事實上近年樓價升幅往往是以M3增加比例同步向上,那麼美國在過去一個月加快落實部分的縮表,而美元也是香港2M3的減少原因,會否令樓價下跌?我作為M3概念的提倡者,應更詳細分享我的探討。 

首先,以圖表分析看,單只一個月的減少未能改變資金加的趨勢,只代表美元有回收的能力,不過時移世易,環球依賴美元少了,過去八年,大部分國家在去槓桿之餘,也在去美元,美國在去年宣布「縮表」後,中、日、歐、英等國的「擴表」總和曾是美國縮的10倍計,而擁有最多錢的中國將如何影響大局?若美元退,仍量化的國家將接收美國的影響力,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美國2014年停止了量化寬鬆政策後,其他國家仍然不斷QE,但為何美元反而繼續下跌?很多繼續QE的貨幣反而升值?這反映了美國的虛弱!大家更要深思的是,這「量化升值」的局面對其他國家很有利,各國為何放棄有利局面?因此我仍十分擔心香港最終面對的仍是資金氾濫! 

貿易戰開始了,背後真正意圖包含了買債和貨幣流動的主動權,這些變數也會影響香港的3!樓價形勢雖大好,投資總應留有一手! 

最後忠告,中國的經濟是從來不存太多泡沫的,「本來無一物」,沒有泡沫何來泡沫爆破?希望人們不要用舊思維去判斷市場,但也偏偏是低泡沫,我們也不要認為無泡沫就是無風險,看回這二十年的中國經濟,投資損手往往不是因為泡沫爆破,是因為中央的對市場的維持秩序,隨著中國資金日益主動香港市場和中港日益融合,更富中國特色的維持秩序將在香港出現,最起碼我們應該想一想,中央究竟認為香港庫存多少資金才最健康? 

樓價急升之餘,總應該知道世事總有一些我們掌握不到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