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近日股市一路路升上27000點,暫時自己的財務操作動也不動,讓子彈飛一會兒吧。樓市就更不用說,升到變成社會問題了。面對這樣的市況,讓自己冷靜,最好看看股樓災的「紀錄片」。
在youtube找來三段影片,是圍繞97年樓市大跌與98年金融風暴前後的電視節目。先來第一條是《星期日檔案》於1997年5月所播出的「炒風下」。
當時正值金融風暴來臨前值,樓市於同年10月份左右大跌,節目播出時為5月份,可想而知當時大家的炒風有多熱。其實回歸前的經濟非常好,大家不只炒樓、炒股,更炒其他商品。
節目中,由炒郵票開始,當時有位小朋友受訪問,他也排長龍認購郵票,同一日就拿到商場去炒,家長也認為兒子因為炒郵票而影響學業。全城因為炒郵票,令到一個寂靜的商場熱鬧起來,因為6月30日之後不會再有殖民地郵費,不少家庭主婦排隊10小時只為賺100元。
之後,節目訪問一些炒「他媽哥池」電子遊戲機的人,大家還記得這個名字嗎?原來當年排隊人龍需要調派警員維持秩序,認真誇張。
必不可少的一定是炒樓吧,原本睇相睇風水的一位受訪者,他認為賺到錢才算成功,於是轉行做全職物業炒家,更帶一班徒弟一起炒。他的哲學是最重要上車上得快,盡快買到第一層樓。
不只今天,原來當年社會已經有人批評炒樓炒股令社會風氣不好,有人指連教師都不懂教學生的價值觀,因為學生眼見媽媽打幾個電話落盤就能賺錢,認為不用勤力讀書或做好工作,炒賣才是成功之路。
訪問中有一些中產人士夫婦節衣縮食為求安居,租樓又被迫經常搬屋,亦覺得儲錢速度不及樓價上升速度,抱怨炒家將樓價炒高,大學畢業生對買樓無望。其實,這一切現象都與今天很相似,循環也。
大股災大概於1997年10月發生,當時一集新聞透視就請來幾位專家深入討論當時情況。
當時正在大跌市的風眼中,大市已經連跌四日。一天內,藍籌股平均下跌一成,紅籌股平均跌超過兩成,政府對股市大跌大為緊張。
訪問播出了好幾位官員出來講話,包括曾蔭權、任志剛、許仕仁、董建華,主要擔心的重點不似是股市,而是更高一層次,包括聯繫匯率、銀行體系、金融系統崩潰。因為當時怕有人拋空港元,銀行缺港元需要大幅加息以穩定匯率。
節目訪問了好幾位財經專家、學者,大家看看都會感受到當時的氣氛。
金融風暴發生後,無線電視的《星期二檔案》於1998年2月份播出「炒風後」,節目中有不少主角都是於「炒風中」曾被訪問過的,於爆煲前後了解他們的心情,作了強烈的對比。
數月前的那位風水師,記得他認為自己命理於物業投資會成功,在97年樓市高峰期試過擁有三十多個單位,到再次被訪問時,他有十多個單位仍賣不出。金融風暴後再被訪問,他表示雖然樓市低迷,但低價有低價的炒法。
例如,他於幾年前以幾百萬元買入的一個單位,曾經在高價時值2400萬元,如今跌至1600萬元,若能賣出,仍可套現大約1000萬元,以這1000萬元再換入三個值1500萬元的單位,付一成首期,六個月交吉期,可繼續整大個餅博反彈,估計隨時可以升幾百萬元。當時記者都問:「如果不升如何?再進一步下跌又如何?」,他指:「這就要考眼光了?」。
當年樓市大跌之後,原來曾經出現有人「儲錢賣樓」的情況,因為當時買家出價連屬契的金額都不夠,即「負資產」,於是不少業主長痛不如短痛,儲夠錢也要把樓賣出去,不想繼續供樓。有些業主就會與銀行傾延長還款,以減低每月供款的金額。
數月前炒「他媽哥池」遊戲機的一群,當時炒到要警察維持秩序,三百多元一隻入貨。熱潮流行了兩三個月,熱潮一過,該批貨無人問津,事主要於年宵以80元一隻散貨。
炒97回歸郵票的一群,數月前轉手炒高幾倍價錢,有新手更拿二百萬元出來炒郵票。熱潮過後,一些郵票的價值竟可跌破票面價。亦有不少人轉炒女王頭硬幣,因為這都是殖民地的產物。
還有當年房協賣居屋,不少人以為能以六千元的呎價買到市區樓,相對樓市高峰期,這算是非常抵買。可是當樓市大跌,這些還未正式上樓的準居屋業主就已經變成負資產。由於樓價跌了,難以用買入價錢到銀行造按揭,即使房協借出二按,不少準業主還是選擇撻訂,因為不想供一間「負資產」。更有不少準業主聚集起來,集體要求房協減價。
今天回看這些影片,百感交集。二十年過去,一眾股樓資產與香港人的性格,到底改變了多少?我們又能從當年的情況學到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