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至今已播出了5期,節目水準和編排見仁見智,但從關注度來看,無疑取得了成功。這個節目的出現,讓大量地下說唱歌手有機會站上舞台,也借節目的東風獲得了更多關注。

一時間,大量跟風觀眾的湧入,讓長期以來無法得到社會和市場認可的說唱歌手群體開始被注意。但節目的火爆,帶來的卻可能只是短暫的虛火和無法掩蓋的市場乏力。

你有freestyle嗎?——流行語背後的殘酷歷史

故事大概要從16年前說起。2001年,一位名叫Showtyme的美國人在中國創辦了名為Iron Mic的說唱比賽,給中國大陸說唱文化的發展埋下了一粒種子。在那個個人電腦還遠未普及,聽外國音樂還要靠打口碟的時代,中國的說唱進入了一個極其朦朧的時期。

此時,大洋彼岸美國的說唱經歷了黃金年代,進入了蓬勃發展。此後,隨着Gangsta這一說唱風格在美國成為主流,幫派、紋身、毒品、槍支等元素越來越多的融入其中。而這種文化,也隨着音樂一起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地下」。

但這些,與中國社會的認知格格不入,也讓說唱想要被更多人接受變成了天方夜譚。當時中國的說唱,面臨著作品不被市場和社會認可的雙重困境,加之那個時期,不論製作水準還是對說唱的理解,國內饒舌圈的整體水準都十分有限,靠音樂作品出人頭地幾乎不可能。

而Iron Mic的出現,卻給了地下Rapper一個展示自己的獨特平台,在這裡,來自全國各地的MC可以站在台上相互攻擊,與觀眾一起釋放荷爾蒙。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擂台賽形式的比賽,讓說唱能夠以成敗論英雄,也成了地下Rapper出人頭地的最重要舞台。

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說唱音樂在國內的發展有些跑偏。在中國的說唱圈裡,甚至一度只有freestyle battle,許多battle MC專心於參加各種比賽,個人音樂作品卻少之又少。Battle成為了說唱圈「揚名立萬」的一條捷徑,也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一些專心於創作音樂的Rapper,由於受眾少,知名度低,作品很難打出名堂,也讓國內說唱音樂圈變得畸形。 

吳亦凡幾句「你有freestyle嗎」這一節目組玩笑似的剪輯,成了近期社交網絡上病毒式傳播的段子,但其實這幾句無心的話,背後卻是中國說唱圈十幾年的心酸現狀。 

上億播放量,微博頻繁上熱搜——狂熱背後的「冰冷」 

MCHotdog不久前曾在自己的Facebook上說,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中國有嘻哈》竟然有那麼多觀眾在看。拋開愛奇藝宣稱的上億播放數據,在YouTube上,《中國有嘻哈》的相關視頻播放量在幾十萬的比比皆是,從節目中衍生出來的種種流行語更成為了兩岸年輕群體中關於嘻哈的談資。

而在微博上,《中國有嘻哈》參賽選手登上熱搜也早已司空見慣,熱門選手PG ONE的微博粉絲從參賽前的幾萬一路漲到如今的74萬,其餘熱門參賽選手的粉絲數量也紛紛突破6位數大關。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取得這樣的效應也從側面說明了節目的影響力和話題性。

然而,在觀眾狂熱,粉絲追捧的喧囂背後,卻是說唱音樂十幾年來的商業化困境。除了上文提到的battle之外,說唱歌手想通過音樂作品來打開市場、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由於缺乏市場,加上文化上的格格不入,幾乎沒有唱片公司會去包裝地下說唱歌手,發唱片也就成了奢望。

在幾年前,更多的時候,說唱歌手會自己製作CD放到淘寶、微博這些網站上賣,但銷量卻幾乎不值得一提,而這一情況在這幾年變得更少。由於比較難和唱片公司簽約,近幾年來,更多的說唱歌手嘗試做廠牌,通過自組或簽約廠牌進行音樂上的創作,然後到Live House之類的場所辦巡演,賺取門票錢和演出費。

不過,隨着這些年市場的逐步好轉,越來越多的說唱歌手有機會簽約廠牌,甚至進入海外市場。成都說唱會館的組合Higher Brothers簽約了美國的唱片公司,他們的歌曲「Made In China」在YouTube上有着超過200萬的播放量。同為成都說唱會館成員的TY,簽約了台灣混血兒娛樂,並成功在台灣辦了巡演。

類似的還有紅花會、Jony J等實力派的團體或選手,辦廠牌、做演出這條路,是這些年來說唱音樂市場摸索出的一條相對比較好走的路。通過這些,在人氣和收入上都能有所收穫,但市場畢竟還是太過小眾,說唱還是沒能徹底擺脫地下的陰影,更沒有什麼機會進入內地的主流音樂市場。

不僅是市場不景氣,曾經關於嘻哈文化的網站和周邊產物也大多逃脫不了關閉和不了了之。曾經致力於傳播說唱文化的聚蟻網,網站早已不復存在,微博自15年後也鮮有更新。曾經紅火一時的視頻平台MOGO嘻哈,也于2014年初停止了更新。而十年來斷斷續續舉辦了六屆的中國嘻哈頒獎典禮,更是少人問津,在音樂界的影響力也遠未達到最初的預期。

與《中國有嘻哈》播出後的轟動相比,說唱圈子在之前的種種「成績」仿佛小打小鬧一般不值得一提,節目引發的狂熱背後,卻更加突顯出之前市場的「冰冷」。

 

節目之後何去何從?——市場背後的向左走與向右走

如今,節目雖然還未結束,但之後的市場走向如何,卻值得關注。在節目短期推動下,每位參賽選手的關注度有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升,這些短期內湧入的大量節目粉絲,能否轉化為長期受眾,無論對歌手還是市場都是一種考驗。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在節目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關於相關選手的表演邀約、商業合作肯定會增加很多。如何在商業化和音樂作品之間做出平衡和妥協,考驗的則是每位選手對自己的定位。

PG ONE曾在一些場合中提到,現在暴漲的粉絲已經對他的生活造成了困擾,他似乎有點缺乏心理準備。而在這其中,還有不少是被綜藝節目甚至幾位評委吸引過來的觀眾,這些人並沒有很專業的說唱鑒賞能力,多數也都是三分鐘熱度。這些觀眾大多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熱度的減退而散去。對於不少參賽選手而言,在節目結束之後不久,可能也要經歷一個略顯無奈的尷尬期。

另外,《中國有嘻哈》給說唱音樂賺了吆喝,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現狀,更不可能打破社會上長期存在的刻板印象。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無論是在話題性還是點擊率上,《中國有嘻哈》都是成功的,但寄希望一檔網綜去改變當下的大環境,無疑是不現實的。資本可能會跟着關注度而來,但也很容易隨着觀眾的流失而去,這種短期熱度,對於市場的培育和發展來說,其實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在節目之後,說唱圈在之前摸索出的道路是否會有改變,參賽選手的後續發展是否要重新進行定位,是否要為了照顧更廣的受眾人群和商業需要而做出音樂上的妥協,這都是選手們必須要考慮的。

雖然仍在享受着節目帶來的持續不斷的曝光和關注,但在節目熱度退卻後,在市場選擇和發展路線上,向左右還是向右走的問題,恐怕會在一段時間內困擾着不少參賽的饒舌歌手。

在7月22日的這期節目結束之後,網站已關閉多年,微博停更已一年多的嘻哈網站聚蟻網發布了新的微博:「昨晚看狗哥唱《差不多先生》激動哭了,歌曲被禁的《中國有嘻哈》明星製作人,終於在今晚為數億人唱了......」

中國嘻哈邁出了步履蹣跚的第一步,而前方的路,還很遙遠。


 《中國有嘻哈》虛火背後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