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章先生建議將大欖郊野公園近大欖隧道收費亭附近有潛力用地作發展3萬個單位,容納9萬人口,預計發展只需6至7年;這個是一個喜訊,我認為在交通網絡附近開發郊野的邊陲地,是現在唯一可拯救到香港年輕一代居住問題的可行方案,當然有環保團體作強烈反對,我絕對同意社會應更大力發展環保,但是因環保而不發展是極不合理的,現在年輕人上車還未夠水深火熱嗎?還吝嗇那0.3%-0.4%,而絕大部分香港人也從未享用過的郊野土地?
很多人會說為何不用破壞了的棕地?棕地很多都是違法,而且是近年才被人破壞的,如果破壞了的綠化地便有發展優先權的話,難怪棕地急速增加,我認為政府及傳媒必須要弄清楚,大量棕地背後有沒有人有系統地造地,如果有,就應徹底調查一下一些建議棕地優先的政客了,這些疑問必須要弄清楚。
新加坡的郊野地只佔國土約23%,而香港有近7成的綠化地,如果你問全世界任何人覺得新加坡環保一些,還是香港綠化一點?相信答案很清楚,環保是管理的問題,不應該是盲目將綠化地凍結而來,不單只新加坡,歐美也有太多在環保發展之下的城市,說發展城市會絕對破壞環境,我不敢苟同,但環保人士的環保心我們應該支持的,改用另一角度去看,一個新開發的市鎮可以改善風(空氣)和水的流動,還可以有為地去種植和養飼一些稀少卻對大自然有益的植物和昆蟲,在城市中,蝴蝶飛舞,甚麼在馬路中海鷗處處,在加拿大或者歐洲比比皆是,我真的不明白發展市鎮和環保有任何衝突。
香港是自由港,在環球量化貨幣完全沒有平息跡象的形勢下,無論我們樂不樂意看到都應該預算資金繼續進入香港,令樓價繼續上升,為了下一代我們應狠狠開闢土地,否則,未來被迫搬往內地居住的香港人必日益增加,這個趨勢尤其會在港珠澳大橋及港深廣通車之後會日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