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是不孕症敵人。」愛群婦產科診所沈孟勳醫生說,高齡是影響卵子質量關鍵,也容易造成胚胎染色體異常,影響受孕率及活產率。

不過,透過人工生殖醫學及精準醫療等專業篩檢技術的協助,高齡女性仍有機會產下健康下一代,讓孩子打從娘胎就贏在起跑點上。

沈孟勳醫生表示,35歲以上求助人工生殖的女性,近3年來門診個案成長了5%到10%,尤其部分女星40多歲順利產子,讓不少熟女誤認高齡仍可正常懷孕生子。其實,年齡是影響生育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據統計,40歲以上人工生殖活產率僅10%到15%,且胚胎染色體異常率也較高,易致胚胎植入失敗或流產。

「檢查染色體數目是協助胚胎成功著床的第一步。」愛群婦產科診所副院長吳劭穎說,染色體數目不正確恐導致智力遲緩、多重器官異常或喪失功能,即使好不容易產子,孩子也無法順利活下來,基本上,胚胎染色體異常不僅容易流產,生下唐氏症寶寶的機率也較高。


圖為愛群婦產科診所副院長吳劭穎。(圖片/吳劭穎副院長提供)

不過,隨著人工生殖技術的進步以及精準醫療不斷發展,吳劭穎醫生建議,為提高懷孕率及降低流產率,高齡女性在胚胎著床前可做「染色體篩檢(PGS)」,直接檢查染色體數目是否正確,確定正常再將健康胚胎植入子宮腔。如果有家族遺傳性疾病的人,可配合做「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進一步檢查每條染色體上是否帶有某些特定疾病基因,就能降低生下不健康寶寶機會。

除了精準醫療外,沈孟勳醫生說,部分女性懼怕打針,但為增加人工生殖成功率,多數需做誘導排卵療程,讓想一圓生子夢的民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其實,排卵針劑也有長短效之分,傳統短效型排卵針,天天都要打針,一個療程下來要打20-30針;長效型排卵針一周僅需打一針,一次療程約打2-3次針,大幅降低打針頻率,民眾可與醫生諮商討論選擇適用的排卵針劑。

吳劭穎醫生透露,門診曾收治一名38歲的臨床研究員,平時從事分子生物研究,卻非常害怕打針,連簡單抽血都很恐懼。但為了一舉得子,她每天到醫院打排卵針,曾做過3次試管嬰兒療程都失敗,前陣子就在快放棄生子念頭時,在醫師建議之下,施打長效型排卵針,後來一次取得12顆卵子,同時也配合做染色體篩檢(PGS)切片,順利找到3顆正常胚胎,才植入一顆胚胎就成功懷孕,全家人欣喜若狂。


圖為愛群婦產科診所沈孟勳醫生。(圖片/沈孟勳醫生提供)

沈孟勳醫生則遇過一名37歲女性,丈夫有家族性聽力障礙,他們育有一子也是聽障,為了排除家族遺傳性疾病,懷二胎前自費做基因診斷(PGD),再做染色體篩檢(PGS)找到3顆健康胚胎,成功懷孕產子。

吳劭穎醫生強調,精準醫療可針對不同族群需求,量身打造適合的人工生殖療程,降低生育對身心的壓力負擔。他建議35歲以上女性,若嘗試懷孕超過半年都沒成功,應就醫接受荷爾蒙、子宮、卵巢等檢查;如果想在最短時間懷孕生子可考慮人工生殖療程,透過排卵針劑的選擇、染色體篩檢及基因診斷等精準醫療運用,可大幅提高生子機率,並在最短的時間達到生兒育女心願。


 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卵子品質是關鍵!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