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曾經參加了公司內部一個工作坊,主題是「Analytical Thinking and Judgment」,其實在不同公司工作多年,這類工作坊都上過數次,因為止凡算是頗喜歡學習的人,無論工作或家庭生活忙碌,還是想辦法報讀這類課程,增值一下。尤其是面對這些trainer,他們的經驗不淺,例如到過不同公司及地區演講及培訓員工,亦見過不少人,每次上完堂,總會覺得這個世界又大了一點,自己又小了一點。
正如我所講,參與這類工作坊都不是第一次了,所以部份講解的理念及思考工具都可能聽過了,但在課程中還是有一些深刻的地方。其中一個是有關解決問題時,應該花多點時間在定義問題之上,而我們往往都忽略了這一點而沒有好好認清及定義好問題,把時間精力都花到研究解決方法之上。其實這個概念,與不久前分享過有關蕭若元先生的影片差不多,見《跟蕭生學習如何思考》。
課堂開始時,trainer首先每人派發了一份測驗,有20多條題目,限時3分鐘,說明定必要完成。而題目又頗無聊,例如需要你在右上角寫名、左上角畫圖形、大叫一聲自己的名字、站起來自轉一圈之類。在這3分鐘期間,不少同事(包括我在內)都在叫自己的名字,或站起來又再坐下。
其實在測驗卷上的第一條題目就已經寫明:「我們應先閱讀所有問題,在閱畢所有問題之前不應回答任何問題」,這一條大家都看到的,不過一面看下去,又聽到身邊學員都開始大叫名字之類,想盡快完成解決的心態驅使自己未看完也開始答題。
原來看到最後一兩條題目,就寫明以上的題目都不用回答,只需要寫好名字安靜坐下,若真的按照題目所需的做法,根本不會大叫自己名字,或又站立又坐下之類,最後成功按測驗卷題目指示完成的學員,全場只得一人,這令我們十分深刻。
這想帶出的道理就正正是沒有看清問題,花精神集中找尋解決方案,到頭來只是浪費精力,走錯方向,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對此深表認同。關於這個認清問題的概念,工作坊上還有一個遊戲。
Trainer提供一個訓練題,如要搞這個工作坊,有什麼人物是有影響力?這些人物又有多少既得利益?本來這是一個好訓練,讓我們明白解決問題之時,先要認清人物關係,再計劃如何花時間去處理。於是我們就按這命題討論,包括老闆、學員、導師、人事部、學員的其他同事之類,再逐一分析其對搞這工作坊的影響力及有何利益關係。
正當大家討論得十分熱烈,trainer就話:「為何沒有人問我問題何在?Goal何在?」,原來這會大大影響大家正在討論的東西。例如,我們都以為老闆在搞這工作坊的事件上很有影響力,但trainer就話如果今次這個goal是希望搞垮這個工作坊呢?原來因為人事部某搞手被辭退了,心中又不忿,所以全心想搞垮這個工作坊,在這個動機命題之下,老闆立即變得沒太大影響力,學員的利益亦變得可有可無。人物重要性因動機命題大變,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自然都會大改,所以先認清問題及goal,這比找尋解決方法更重要。有時甚至當問題得到認清之後,解決方法自然浮現也說不定。
這概念不只能應用在工作上,同時亦可以應用於投資上。多年來,我發現很多對投資有興趣的朋友一走在一起,就會討論如何選股、怎樣賺、近日有何偉績之類,這都是操作上的討論,是解決問題的手法,甚至是談論財技層面的東西。然而,我覺得這可能過於深入了,較可取的,首先應討論投資計劃如何,人生怎樣安排投資,對財務自由有何想法,心中的數字是多少。當清晰了問題,清晰了goal之後,才討論解決方法,交流心得。
我今次特別喜歡這位trainer,因為工作坊由始至終,他都重覆了很多次他深信的面對人生六大態度,就是:積極、正面、主動、樂觀、寬容、感恩,這六大態度,我特別喜歡。
上堂的得著
https://www.facebook.com/cpleung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