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晚,又搞了一次止凡飯局,這次一反常態,一下子約了多位blogger出來飯局。由於我較喜歡傾談交心,而過往朋友間的飯局都感覺到,若這麼多人一起坐在一圍大枱,尤其在嘈雜的飯店裡,實在難以溝通交流,所以特意選了一間環境靜一點的飯店,出來的效果都很不錯。


這場飯局事源是曾經搞過幾場飯局都是三至四人的討論,但很多blogger相互之間卻未有見過面,所以希望來一次「團年飯」,使大家可以一下子出來見面。今次只有8人,還是不人齊,不過這也不算壞事,因為若人齊的話,一圍枱應該坐不下。

今次與我沒有見過面的兩位,一位是挪亞,他是Dream兄帶出來的,挪亞以前也是blogger,可惜近年沒有再寫,其blog也停用了。原來他一向與Dream兄交流,亦想參與blogger飯局,但他與Dream兄當晚也是第一次見面的。

另一位是R兄,上網交流多時,終於見到他真身了。R兄給我的感覺跟blog內看到文字的感覺很相近,是個大情大聖的人,當晚感到他的興奮指數是我們當中最高的一位,亦感染到大家也投入起來。本來R兄很久沒有出夜街,但當晚特別得到太太批准,與blogger出來一聚,能照顧太太的感受,真是好男人。

當晚大家討論了很多話題,我又嘗試從記憶內找找點子作分享吧。第一個印象深刻的是Dream兄,他與上一次差不多,好像早替這飯局準備好話題,從頭到尾不時都會向人發問如何看後市,包括樓市與股市。

很有趣,在場多位blogger,都沒有預測後市的概念。當中有一位是基金分析員,就連他也沒有對後市作出預測,但他卻很詳盡地說出因由。他舉例,基金操作有很多樣化,其中有一些做法,可能是捕捉納入指數的股票,因為當股票一旦被納入指數後,股價會一下子大升,可以想像,若按這樣的操作概念,他們是不會去猜後市的。當然他不能代表整個基金行業,因為基金行業很大,亦經常千變萬化。

我又補充一下,投資很視乎個人狀態,不似基金操盤般按市好市壞作出操作。舉了一個比喻,假設有投資者擁有三間投資物業,都供滿了的,每月收租十萬八萬,這樣的狀態之下,還估市升市跌有何意思呢?

投資方面,我們在討論Starman兄與市場兄的操作。Starman兄的防守倉,利用槓桿投資債券,REITS作緩衝倉,產生現金流。還有市場兄近年迷上Walter Schloss的Cigar Butt投資方法,將自己的投資操作大大改變,由以前主打金融股,重質不重量,到今天轉戰折讓股,投資組合達80多支股票。

最有趣的是,Starman兄與市場兄也沒有出席這次飯局,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原來都對他倆的操作理念瞭如指掌,把操作的好壞,與於這環境的合適條件也一一數出來,互相補充一番。

當挪亞問各位今天的現金水平如何,我頗有興趣想知道基金分析員是如何考慮基金的現金水平的。誰知他指基金盡可能不去保留現金,其實可以想像,客人本身對個人財務都會對現金水平作出控制,例如把八成身家買入基金,保留兩成現金之類,所以投入到基金的那八成資金應該不會預期基金經理又再替他們作現金儲備安排。而且基金一旦持有太多現金,就較容易被大市拋離。

我們立即問,如果大市從高位大跌,股票變得便宜,但基金從頭到尾都是滿倉,哪有資金吸納便宜貨呢?原來對於基金來說,資金其實不絕,好像Peter Lynch的基金規模從開始至今一直脹大,資金一直湧入,基金經理多忙著把資金投入市場,而不愁沒有資金作出投資。

不過,操作一個基金的確有不少限制,坊間常聽見的比例限制,每支股票或每種行業的比例也要被規管。而且,最怕是一些股市大時代,客人資金一齊湧入,有時又會一齊贖回,這些現象反而最影響一個基金的操作。

就這討論,引發了大家繼續大談基金操作的難度。例如坊間有不少指數基金,當有公司被納入一個指數內,指數基金就要追買其股票,需要按比例買貨,所需要的貨是數十億、數百億的,但市場上每一個指數基金都在入貨,會出現不夠貨源。這時候就要靠一點特別操作,不同公司在消息前後的協議之類,這部份大家討論過之後,我還是聽得不太懂。總體感覺上,處理數十億、數百億的問題實在不簡單。

我們問基金分析員平日自己會投資什麼?他指所有資產都放於自己的基金內,因為本身不可以投資證券,又要申請、申報,非常複雜。我們追問,直系親屬可以嗎?子女成年後又可以嗎?他則表示若有一些灰色地帶,他們也多不會去博,因為一衰就一世。

Calvin兄聽到他指所有資產都放於自己的基金內,就表示最欣賞這一類人,不像坊間的專家多是講完但自己無買,又或者跑去買樓。因此也對他主理的基金有興趣,可惜他不太願意透露,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基金是需要專業投資者才可以參與的,而且亦都不太需要去積極吸納資金。Calvin也認同,當基金到「零售市場」向散戶「派貨」時,其賺錢能力已經成疑。

還有,談到基金的資金來源,很多時也是來自非一般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多是「識玩」的一群,只要見某基金沒有料子,衰過一次,差不多以後也不會來。因此,他們很清楚,其實市場只得一次機會,壓力不輕。

整晚大家談論了不少物業投資,原來Starman兄在某區活動,其他blogger也透過當區的經紀得知消息,世界真細小。談起物業投資,焦點落在近期雜誌上的一些資深物業投資者,不少只是混水摸魚,而部份的確本身有不少經驗,但也思想怪怪。好像有一位曾在電視介紹自己的劏房作品,介紹時竟然說:「你睇,這是豪華劏房,是劏房中的豪宅」,說時態度有點譏諷低下層似的,大家都有感這並非取之有道。

大家都發現近年不少文章被放到公眾面前,都受到十分難聽的批評。例如70後兄的報導被放上discuss forum,立即得到瘋狂的負評。大家都觀察到批評者本身的角度未必能跳出自己的框框,不能接受超越自己能理解範圍的操作方法。好像報導中提到月入18萬,負評者的重點放了在質疑這收入之上。但與此同時,又有不少人願意付出過萬元去上投資課程,但這些投資課程的導師可以沒有料子的,如何沒有料子?大家又瘋狂地討論一番,什麼事情也逃不過大家「法眼」。

說起這些投資達人、課程教師,R兄指我膽子頗大,在blog內敢指名道姓地去批評一些紅人,Rexh兄也有同感,尤其叫我小心這位那位,器量如「方仗」。我重申,寫不寫這個blog好閒事,來到今時今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吧。

談天說地,討論了一點政治,討論了一點各國風土。原來因工作關係,飛鳥兄曾經到日本上堂一整年,懂一點日語,亦對日本的廠商品牌很留意。他提到日本不是迷失廿年,而是迷失三十幾年,近年中國、韓國的掘起,其實對日本有很大打擊,想起來也是,近年買電視,的確會選Samsung、LG等韓國品牌,而不選Sony等日本品牌。所以,近年日本的大型品牌只好合併,好像Panasonic吃掉三洋,之後把它拆骨,把不同的三洋產品線賣到不同的地方去。

作為行內人的飛鳥兄,認為日本品牌早有問題。舉例,Sony其實一早有ipod的硬件技術,這技術比美國Apple超前兩年之多,只不過不懂搞marketing,而Apple又懂得於軟件裡賺錢,在下載歌曲中收錢,不知道這是否日本人的執著性累事。

當大家討論得興高彩烈之際,R兄竟然偷偷走出去把帳單結了,他所提出的原因是他太開心了,我們強烈要求夾份,但他不願收我們的錢,我們都很不好意思,實在感謝。R兄指這是麻甩佬飯局吹水,男人的浪漫,超開心,不要跟他計較。

大家準時7點開始,一直談到11點,足足四小時,中途無間斷,無冷場,更不時出現三組人一起討論起來,若是工作開會有這現象,一定被大老闆叫停,哈哈。難得大家素未謀面,只在網上交流,但出來卻能一見如故,使我又越傾越精神,工作後很累地到場,充足了電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