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健康隱形殺手,在台灣患者近3年快速成長3倍多,不僅患者已經突破227萬大關,甚至10年來,蟬聯國人10大死因前5名。醫師指出,糖尿病治療目前已趨向個人客製化,但仍有許多民眾存有用藥錯誤迷思,讓整合治療陷入泥淖。



台灣糖尿病患逾227萬,但目前胰島素的使用率僅有1成6。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杜思德表示,糖尿病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來自於國人多年來對於胰島素等針劑治療藥物,仍存有許多錯誤的迷思和恐懼,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迷思一:注射胰島素就會洗腎?

門診經驗觀察,在門診中跟患者建議轉換胰島素治療時,有7成會拒絕。尤其周遭的親戚和鄰居聽到要打胰島素,就會開始做負面宣傳,以至於仍有許多糖尿病患認為「打胰島素=控糖失敗」、「打胰島素就會洗腎、失明、截肢」、「打胰島素=糖尿病末期才需要」。

事實上,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針劑糖尿病藥物如:胰島素、腸泌素GLP-1,在降低糖化血色素效果及安全性都是優於傳統口服藥,在國外已普遍使用;但國內大部分患者往往第一時間寧可讓血糖失控,也不願意接受針劑糖尿病藥物治療,而延誤病情、增加心血管病變及致死風險。



研究已證實,注射胰島素在控糖效果和安全性都比口服藥還高。

迷思二:口服藥控制血糖比較好?

杜思德醫師強調,台灣雖有超過200多萬糖尿病患,但目前胰島素的使用率僅有1成6,明顯偏低。事實上,歐美國家早已將胰島素針劑當作糖尿病患者的第1線用藥,在胰島素的使用率已有4成以上,特別是在糖尿病初期,就已介入治療。

事實上,糖尿病臨床常用的針劑藥物有胰島素和腸泌素(GLP-1),不透過肝、腎代謝,而是「直接補充」體內所缺少的胰島素和酵素,因此在控糖效果和安全性都比口服藥還高。而口服藥物機轉大多都是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長期下來仍會讓胰臟和胰島細胞加班、過勞。

迷思三:注射胰島素安全性較低?

杜思德醫師指出,國內民眾長久以來對胰島素的錯誤認知,以及對每天扎針的心理壓力而產生的害怕,也影響多數醫師不到必要時候,不會處方胰島素療法,反而錯失最佳控糖的時機。

臨床常發現,有很多病患,甚至都是等到血糖已經過高、出現併發症前兆時,才願意用針劑藥物來治療,然而糖尿病為一「不可逆」的慢性病,當器官泡在糖水裡太久,就像梅子醃過再也回不去一樣,為時已晚。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胰島素的演進已做到針頭比每天測量血糖的針還細,比兩根頭髮還細,注射時如同 被蚊子叮一下。若糖尿病患者想要更積極控糖、減重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胰島素或腸泌素(GLP-1)不失為一個好的治療選擇。



對抗糖尿病應先做好自我血糖監控,避免併發症出現。

迷思四:注射胰島素會有低血糖?

杜思德醫師指出,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合併症,指血糖低於70 mg/dl以下,或是血糖由高濃度急速下降所致;常見症狀包括:盜汗、肌餓感、暈眩、顫抖;若低血糖時間過久,嚴重者可造成腦部損傷、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不論口服用藥或是針劑注射胰島素,都會有低血糖現象。要避免低血糖風險,必須遵從醫師指示的劑量及用法,正確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與注射胰島素;同時要遵從糖尿病飲食原則,3餐應定時定量;不可以空腹運動;額外運動前酌量補充點心,並且要學習居家自我監測血糖並記錄,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杜思德理事長(中)、糖尿病衛教大使郭子乾(左二)及胰友啟動衛教影片儀式。(圖片提供/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抗糖尿病 先做好自我監測血糖

面對國內糖尿病患逐年增加,除邀請藝人郭子乾(如圖)擔任衛教宣傳大使外,杜思德理事長也提醒,對抗糖尿病應先做好自我監測血糖,因為很多病友並不瞭解自我監測血糖的重要性,總覺得那是醫師交代給他們的苦差事,其實,自我血糖監測可反映當下的身體狀況並及時的處理,藉由瞭解然後減少相同問題再發生。

或許在這段期間會對血糖監測產生厭煩、焦慮、擔心等心情,但是每1次的血糖監測可以提供血糖控制修正與改善的依據。尤其控制血糖是一輩子的事、是沒有假期的,1年 365天都必須將血糖維持在理想的範圍內。如此就不必擔心糖尿病的合併症,例如:洗腎、心臟病、腦中風、洗腎等來找麻煩了。


 注射胰島素就會洗腎?破解糖尿病用藥4迷思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