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中國」這個話題已流傳多年。

任何人群都可從內部分為智者和愚者。持「印度超越中國論」的智者相當於股市中的「莊家」。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急需「新概念」、「新熱土」的背景下,他們邊造輿論邊「建倉」印度。

高盛最近預計2016年財年,印度經濟將增長7.9%,超過去年的7.6%。而中國官方則將增長目標定在6.5%到7%之間。

假如一個10歲的小男孩長得比現在的姚明快,至少也該問問姚明10歲那年長了多少,再預言「這孩子將來會比姚明高」不遲。

2015年印度GDP為2.18萬億美元。中國GDP突破2萬億美元是在2005年(2.05萬億美元),次年達到2.5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6.3%(不考慮匯率,以人民幣計算增幅為11.6%)。相比之下,印度7.9%的增速值得恭喜,但算不上奇跡。

 「印度經濟三年趕超中國」,這話出籠也已近三年,也許還會流傳若幹個三年,直到無人相信!

 

「印度不是一個國家」

相似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相似的未來。許多人把印度視為與中國一樣的「文明古國」、「人口大國」,得出「中國的今天就是印度的明天」這個推論。

印度是人類四大文明發源地不假,但卻是有文明沒國家。正如丘吉爾所說「印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

今天印度的國家形態大致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298萬平方公里國土被分割為數十個行政區(28個邦、6個聯合屬地以及國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邦相當於諸侯國,享有很高的自治權,中央政府相當於「周天子」。

至今,印度尚未實現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而且語言本身就是劃分邦的主要依據(所謂「語言原則」)。不幸的是印度有180種語言(其中憲法承認的有15種,比聯合國工作語言多9種)外加700多種方言。邦內講不同言語的人一言不合就會爆發流血衝突,孟加拉邦、旁遮普邦都因此被拆分。

在殖民時代,英語自然而然地成為通行於整個「印度地區」的官方語言。不過使用英語是少數人的「專利」,主要集中在政府、高校和商界。

獨立之後,印地語成為第一官方語言,不過50%的印度人不會說。諸邦推出了20多種「本邦官方語言」,英語降格為「第二附加官方語言」。

如今的印度,受過良好教育、熟練使用英語者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不到10%(熟練不代表英國人聽得懂哈),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國際化大都市」。

印度不僅過去、現在沒有統一的語言,將來也不會有。如果想在印度搞統一語言文字是嚴重的「政治錯誤」,200%會出人命。

沒有統一語言不是小問題,說明「印度地區」缺乏起碼的凝聚力,在嚴格意義上不應視為統一的國家。

漢語則在中國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甚至連入侵的外族(滿族)都甘願放棄自己的語言文字,這才是真正的「民族大熔爐」。

據《聖經》記載,上帝為阻止「通天塔」的建造而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沒有了共同語言就無法溝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隔閡越來越深。

沒有統一語言說明一個國家尚未完全成形,在社會生活的所有層面都會出現無數的「割裂」和「鴻溝」。把印度國家、社會、經濟、文化、民生的方方面面視為「千層蛋糕」,語言的不統一則從頂層切到了底層。

比如公司內部管理與溝通。小公司或者由精英組成的IT公司沒問題,英語加一種本地語言就可滿足溝通之需。但幾萬、幾十萬人的大公司則會遇到麻煩。

最近,富士康傳出在孟買附近興建iPhone生產基地的消息。預計將招募100萬人,假如要求都會講英語,就不是從13.2億印度人中招工,而是從幾千萬「英語人口」中招。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官方語言是「馬拉地語」(印度憲法承認的15種語言之一)。因此富士康可以而且只能要求100萬工人都會講馬拉地語,不過講這種語言的人也只有數千萬。問題還沒有解決,富士康會向工廠派出數以萬計的管理及技術人員,這些人多半來自台灣和中國大陸,他們可不會說馬拉地語。

再比如要開發一款大眾APP,以13億印度人為目標用戶,要用多少種語言?宿藝舉過一個例子:印度本地最流行的新聞閱讀類應用NewsHunt(類似中國今日頭條)支持11種語言。

打破割據、建立統一國家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軟件」、「硬件」缺一不可。前者可概括為文化凝聚力,後者構成強大的「國家機器」。秦始皇2000多年前做到的事,印度不知多少年後能做到。

 

土地難得、廉價勞動力是偽命題

1973年至1990年間,先後爆發了三次「石油危機」,每桶原油的價格從3美元漲至40美元一線。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均出現負增長,其中日本一度下降20%。

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製造業衝擊尤其嚴重。人力成本高,能源價格飛漲可謂雪上加霜,低附加值產業難以為繼,剛剛開始「開放」的中國獲得千載難逢的機遇。

「中國成本」兩大核心是土地及勞動力的豐富和廉價。利用兩大優勢,中國得以大規模地承接了從發達國家撤離的低端製造業,賺到了第一桶金。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土地及勞動力方面都沒有優勢。

首先是土地。印度征地之難舉世皆知。依據現行《土地法》,企業征地需獲得80%受到影響的家庭同意。韓國浦項制鐵(POSCO)曾計劃在卡納塔克邦投資53億美元建設600萬噸粗鋼生產基地,終因土地問題撤消了投資計劃。印度本土巨頭安賽樂-米塔爾想在奧里沙邦投建1200萬噸鋼鐵項目,從2006年起折騰了8年才完成第一階段征地。

在莫迪政府積極推進下,2015年4月印度下院通過了《土地法》修改草案,規定印度工業走廊建設以及高速公路、鐵路網建設等「公共用地」,政府可不經農戶許可以市場價收購,同時補償給農戶每家一個工廠工作名額。同年9月,該修改草案被宣布失效,莫迪政府的「土改」再次以失敗告終。

富士康搞這麼大動靜為的是讓自己的項目成為「印度吸進外資」的典型,讓「給富士康土地」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但印度畢竟是土地私有化國家,所謂「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總理也不能強逼只有兩畝地的農民。2015年一季度,富士康打算投資的那個馬哈拉施特邦竟然有600多名農民自殺。雖然與征地沒有直接關係,但富士康真的大舉入邦恐怕就有了,郭台銘應對得了嗎?退一萬步講,即便富士康拿到1200公頃土地也只是「特事特辦」的特例,並不意味着工業用地問題得到解決。

印度地方政府控制着一些工業用地,外資還可以通過兼併印度企業獲得土地。目前,只要不是太大的項目用地不是主要問題。但這種供給只能應付「小打小鬧」的投資需求,與當年中國地方政府大筆一揮幾乎無限量的土地供給不可同日而語。

印度基礎設施落後一直是制約製造業發展的瓶頸,土地則是瓶頸中的瓶頸。以交通運輸為例,印度在英國殖民時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鐵路、公路網,但條件差、運力低,需要大規模改造和興建,勢必涉及跨邦土地徵用,難度更大。從新德里到泰姬陵200多公里,4車道公路、不封閉、上下行無隔離帶而且路況較差,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要走4個多小時。就為拓建這樣一條路發生的土地糾紛上升為械鬥,最終造成40人死亡。

其次是勞動力。不明真相者總以為印度有13億操流利英語的勞動力,隨時準備接受雇傭並願意每周7天、每天16小時地工作。正如上文所說,英語流利的印度人只有幾千萬,最優秀的已被美國「收割」,其它聚集在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大大小小的IT外包公司。哦,IBM在班加羅爾雇傭了5萬印度程序員。別以為他們會到生產線上充當廉價勞動力。

還有一點絕對不可以忽視,那就是製造業需要掌握熟練技能的工人及一線技術人員,此類人才的匱乏甚至阻礙着美國製造業的回歸,何況印度。

最後,印度是宗教國家且教義的「內核」是隨遇而安。不論威脅還是利誘,都不能讓印度人像中國人那樣賣命工作。

 

低端勞動將被人工智能替代

真正給中國製造業帶來威脅是美國而不是印度。

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奧巴馬政府高調推行「美國製造業回歸」。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公司把Mac電腦的製造從中國轉移回美國,福特汽車從中國、墨西哥撤回部分崗位,英特爾計劃讓75%的產能回歸美國,星巴克將陶瓷杯的製造從中國遷回美國…… 

發達國家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國產業工人平均薪資福利高達7.8萬美元/年(摺合4.32萬人民幣/月)。這些國家重拾製造業的底牌是人工智能:機械人系統的性能正以每年5%的速度提高,而價格持續下降。預計到2025年,機械人系統價格將降至10萬美元,美國製造業25%的工作量將由它們來完成。因新增就業崗位有限,美國製造業此輪復蘇被稱為「無就業復蘇」。

隨着性能的提高,機械人系統將自下而上地替代人工,首先覆蓋的必然是文盲的簡單勞動,然後才會涉及熟練工人的複雜勞動、然後是低端腦力勞動……假如1985年機械人系統的性能已經可以替代簡單勞動,那麼「中國製造」就賺不到第一桶金。

用這桶金,中國修建了龐大的基礎設施,高鐵、高速公路、碼頭、電網、電信網。更可貴的是,在生產實踐中勞動者的素質及收入亦大幅提高。為逐步淘汰粗放型、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創造了條件。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陸續開始「騰籠換鳥」,有意識地推進產業升級。

用「第一桶金」置辦的「裝備」,中國完全可以與美國周旋一番,印度則沒這種幸運。 

土地問題拖累印度基礎建設和製造業的發展,即便十年以後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印度廉價勞動力提供的也只能是簡單勞動。花10萬美元上一套機械人系統還是到萬里之外雇傭100名說「馬拉地語」的印度人,讓美國人選擇去吧!

中國製造業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印度都不具備。


 印度經濟超越中國?一場徹頭徹尾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