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圖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歲的晴晴,近一個月來不斷地解血便,媽媽帶她到診所就診,因為沒有哭鬧等不舒服症狀,初步診斷為蛋白質過敏。晴晴雖然只喝母奶,沒有吃其他副食品,但血便的情況依舊沒改善。此外,還發現反覆的脫肛,甚至排出了一個圓形的物體,來到兒童腸胃科就診後,初步排除血便最常見的原因─肛裂,再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認為大腸瘜肉造成的反覆血便及脫肛。病理報告為良性的幼年性瘜肉,經治療後,血便的問題解決了,晴晴也健康出院了。  

瘜肉會造成鮮紅色出血

兒童腸胃科醫生表示,晴晴罹患的「幼年型瘜肉」並不少見,有些研究指出發生率約3%,常見於1至10歲的孩童。一般是偶發性的,不是遺傳性疾病。大部分「幼兒型瘜肉」為1-2顆的,大小通常不超過2公分,好發在直腸及乙狀結腸。而像晴晴一樣,瘜肉自行脫落的機會,約佔所有幼年型瘜肉中的一成。與一般血便的常見原因最大不同的表現,在於瘜肉所造成的出血為鮮紅色,而且解血便時沒有疼痛感,有的會像晴晴一樣有脫肛的情形。但是,當瘜肉造成腸道阻塞時,由於解便不正常,少部分因而形成腸套疊,導致嚴重腹痛。單從臨床症狀要確診瘜肉是不夠的,還需要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幼年型瘜肉大多為良性,幾乎不會變成惡性腫瘤。但若大腸鏡檢查發現多顆瘜肉時(多於3-5顆)或是有相關家族史(家族性瘜肉、大腸癌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就會上升,必須定期追蹤檢查。  

兒童血便成因多 需就診檢查

醫生指出,造成兒童血便的原因很多,瘜肉僅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是「肛裂」,通常小朋友也有便秘及解便困難、疼痛等情形,在一般理學檢查即可發現。若血便外合併有高燒、腹痛及腹瀉時,通常是「細菌性腸胃炎」。如果小朋友有規律的間歇性劇烈腹痛,伴隨著嚴重嘔吐,後期開始有草莓果醬型態的血便,就要高度懷疑是「腸套疊」。除此之外,像是「梅爾氏憩室」、「蛋白質過敏」、「過敏性紫斑」,甚至是少見的「發炎性腸道疾病」都可能造成兒童血便。  

家長勿驚慌失措

醫生提醒,若家中小朋友持續血便,務必帶到兒童腸胃科診察。爸媽不要慌張,注意解血便量的多寡和顏色型態,可以拍下血便的照片或將有血便的尿布帶來。另外,血便出現及持續的時間、其他臨床症狀、最近飲食的情況、家族史和旅遊史等,也可提供給醫生,安排適當的檢查,找出病因。


 孩子大便有血,原來是……作怪!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