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日炎炎,才剛出門就全身發熱、汗流浹背;根據醫生診間觀察發現,不少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病情控制良好;每到夏季卻大發作,全身癢到受不了,原來都是汗液沒有及時擦乾惹的禍。  

異位性皮膚炎難好

皮膚科醫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目前仍無法治癒,只能抹藥、服藥,以及做好肌膚保濕,才能有效防止病情惡化,減少皮膚乾癢、搔抓、出疹。  

夏天容易發作

醫生觀察發現,夏天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發作的期間,推測可能與國內潮濕炎熱、容易流汗的天氣型態有關。她強調,熱環境會加重搔癢感,而汗水長時間停留在患者的肌膚上,皮膚容易變得乾燥,更會刺激皮膚發炎、發癢,建議避免大量流汗,或流汗後趕緊以濕毛巾擦乾。  

加強保濕預防

另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儘管涼爽,但也要維持適當的溼度,可以放置水杯、濕毛巾調節,也要記得使用乳液保持皮膚濕潤度,有助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夏季悶熱汗多,小心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