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經興盛一時,成為日常話題。箇中原因,是取材生活,貼近脈搏。自從開埠,不少英國人到港經商,和演出戲劇。自莫里斯薩維特教授(Maurice Charvet)於在大會堂舉辦放映會開始,就陸續有多位美國電影人到香港和中國拍攝紀實片。
由 1910-1940 年起,題材大多取自粵劇、華夏傳統和生活習俗,由短片開始,亦都開始合拍片的先河。1913年美國電影人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來港,經營華美影片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與黎民偉眾人的我劇鏡社合作拍攝,《莊子試妻》,成為香港首齣「故事短片」。香港首齣「故事短片」《莊子試妻》取材於粵劇的《莊周蝴蝶夢》。《艇家的夢想》取材於漁村風情。美國人《偷燒鴨》則模仿當時的美國喜劇,拍出香港人昔日的生活趣事。1916年則完成記錄片《巡遊中國》,都有 8分鐘片段描述香港。到1933 年,就公映香港首部全廣東話對白 電影《傻仔洞房》,取自生活,用於生活。其後,1937年,由於國民政府推行普通話,禁拍廣東話片,因此大量演員編劇到港,推出不少廣東話電影。
其後,香港電影題材百花齊放,廣東話、普通話市場雙線發展。中國戰事不斷,引致人才大量到港。邵氏兄弟及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於國語電影市場競爭激烈,不斷推出電影,題材以中國歷史和北方腔劇為主,如《紫釵記》、《江山美人》、《啼笑姻緣》和《寶蓮燈》。六、七十年代,金庸編寫不少武俠小說,膾灸人口。邵氏兄弟隨後拍出不少武俠電影。中後期就參考不少港人生活寫照和荷里活製作手法,廣東話電影再次成為香港主流。《七十二家房客》、《鬼馬雙星》、《打工皇帝》,都是生活日常,刻劃市井草根的心理動態,入木三分,共鳴極大。
80 年代香港影壇百花齊放。不少電影公司,如新藝城,重新包裝生活傳統,拍成電影,有東方荷里活美譽。電影公司競爭激烈,加上中英談判,對香港主權問題構成陰霾,題材多樣性開始變窄。『港產片』先由殭屍、道術題材引起極大迴響,如一眉道人、殭屍先生。其後《警察故事》票房大賣後,都有不少兵捉賊的題材出籠,如《英雄本色》、《霸王花》。六四過後,香港市民對香港前途失去信心,傾向逃避現實。當時,王晶執拍的無厘頭電影、賭聖系列,乘時而起,成為香港人電影主流。
其後,香港電影一直翻炒昔日題材,或前人電影,即使大受歡迎的《無間道》,都脫不出臥底,兵捉賊的電影套路,題材單一。唯到最近幾年起,開始有更多本地製作,描述後生仔追尋夢想的吉光片羽或夢想跟現實的反差,如《狂舞派》、《哪一天我們會飛》,教觀眾追夢,令人反思。另一邊廂,由於香港政治環境轉差,中共殖民日深,都開始有跟抗爭有關的電影,如《未夠秤》、《十年》等。雖然手法各異:前者以紀實、訪問為主,後者以短片小故,湊成電影,但兩者都不約而同道出一個絕望真相: 1984 談判的一國兩制教香港日漸沉淪,官逼民反。
當然,一直貼近生活的電影小品如《低俗喜劇》、《全力扣殺》、以及葉念琛的愛情電影系列則容易成為大眾話題,但迴響比以往小很多。無它,香港人生活日漸忙碌,OT不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共鳴都愈來愈難以建構,成為社群。
所以,香港電影的題材看似百變多樣,但似乎只有描述生活百態的廣東話電影最能引起討論。只是礙於票房收入,題材變化或劇情走向單一,愈難教觀眾有共鳴,帶出思考。不少中港合拍片出籠更因為龐大投資,強行成為市場主流。不過,928 過後,更多人稱自己「我係香港人」,身份認同更多,相信日後會比《十年》更好的作品。我深信人崇優而擇,時間就是見證誰的電影能夠笑到最後。
作者:larrylo(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電影題材之演變(larrylo)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