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鈺成其事

選舉的勝負,決定於多個主觀和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候選人的表現和選舉工程的水平;客觀因素包括對手的表現、選區的特點以及政治大氣候。在一般的情況下,候選人的表現是最重要的因素。

「候選人的表現」除了指在競選期間候選人的拉票活動外,當然也包括他在選區裡做過的工作。現任議員競選連任,憑著過去一屆或者多屆在選區裡的政績,應該有明顯的優勢。不少資深議員通過在地區上多年的服務,和街坊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凝聚了大批堅定的支持者,成為真正的「鐵票」。事實上,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現任議員競選連任,大部分是成功的。

不過,資深議員爭取連任,也有他們的包袱。一個在選區裡工作了多年的議員,可以搞的建設、可以提供的服務,他想到的,大抵已經做了;再多做一屆,還可以給居民帶來多少新的好處呢?大家恐怕不會對他有甚麼憧憬。要是選區裡有甚麼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人們很容易把責任算在老議員身上。一旦遇上比較像樣的挑戰者,選民不難會想:「換個新人試試也好。」這次區議會選舉,有來自不同黨派的若干名老將墮馬,並非完全意外。

有的連任多屆的議員,其實並不是在選區裡沒有對手;不過對手拿到的選票總是差那幾個百分點,未能把議席奪走而已。如果出了甚麼問題令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只要有小部分選民改變投票意向,又或者出來了一批求變的首投族,選舉結果便會逆轉。

落敗的候選人或許有很好的理由認為,是不利的客觀因素令自己失去議席。然而,客觀因素並不是個人可以控制的。只從客觀因素找問題,無助於扭轉劣勢;要在下次反敗為勝,必須在主觀因素方面下功夫。在個人表現和選舉工程上查找不足,力求改進,方有利於捲土重來,收復失地。

從政黨的角度來看,如果要保住擁有的議席,就要尊重新陳代謝的規律,在適當時候讓老將退下,給年輕人上位的機會。這次區選,若干名連任了多屆的議員不再參選,成功協助年輕的黨友取得自己選區裡的議席;另一些則勉強堅持不退,以敗選告終,個人和政黨都受損失。

(完)

151210_AM730


 老將墮馬(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