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青/女/05/11/2015 23:54:46:我想知讀大學既意義係咩,但有d lost。。。
************

廢青小姐:

你是一個大學生吧?我的學生在快要畢業的時候都會問我:「健吾,你覺得讀書有什麼意義呢?」

我在校園有一課叫《日本文化與社會》,我會跟學生一起討論日本人的生活,文化。教育,是我花兩課去討論的議題,大家閱讀日本的教育制度、政策,歷史帶來的問題,以至日本人現在面對的「教育問題」。學生們讀完日本的情況後,都不禁反問自己,一直走來,他們讀了什麼?

坐在大學課堂的,都是「考試遊戲」中的勝利者。尤其是中文大學的學生,應是可讀大學的百分之十幾之中最好的那百分之五、六左右吧?一直以來,都被「教訓」要做好學生,要考好試,要進大學。我的學生C的父母就曾經對他說:「你辛苦一陣子,之後就會舒服了。」他以為進了大學就會舒服,結果呢?就是天天的傾project(開會、做簡報、做報告云云),天天追逐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追逐的要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是怎麼樣的?經常不上學,因為我覺得有些教授很反智,教傳媒的教授,總是自己跟自己說話,有些別的學系的教授,就連說一句完整句子都不可能。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完成他們的博士論文答辯的。我覺得考完A-Level,我受夠了,成績只是平平就算。但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問「究竟自己要變成一個怎樣的人」。

而這條問題,是不會因為你大學畢業了,就會得到答案。大學畢業,只是一個階段,也只是證實了「你在社會上被視為是一個值得讀更多書的人」而已。根據英國教育學者 Ken Robinson 的說法,現在我們使用的教育系統,以工廠的「模型」所塑造的:會打鐘、會分科分工分線,把同年出廠的人收集在一起,集體「處理」,這種像工廠做產品的生產線,其實很違反人性。人類學習,有很多不同的模式,有人早上較精神,有人晚上較易用功。男生比較遲熟,女生比較早熟。有些人一個人讀書研究會比較有效率,有些人要跟人家聊天才可以想到事情。每個人都不同的,為什麼要把他們放到「一起」,競爭,然後去決定那個人值得做「更高尚」的工作,有些人就注定做「不甚高尚」的生活呢?

而現代教育制度加上考試制度進入了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就成為了「控制」一代人思想的工具。在網路流傳這麼的一個圖:

原來,我們一直都被訓練要讀書考試。但你讀了什麼?考了什麼?還記得嗎?進了大學,好像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了:讀書、生活、Part time、拍拖、想將來工作志趣。再加上身邊人的期望,自己對自己的期許,結果就把自己迫到一個喘不過氣的狀況。這些問題,跟別人說,人家或許會跟你說是「Happy Problem」,還有可能被人家說成是「放閃」晒命。

但,廢青小姐,我得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現實:大學的意義,不是老師給你的。是不是我告訴你:「今天你不要再追逐GPA了,去找一個生得像吳宗權(香港富商吳光正的兒子)的男友,然後想盡辦法得到他的心,你就可以得到美好的生活了……」你就會照著做嗎?

進了大學,你也是一個成人了,當你會問「大學的意義」是什麼這種不少大學生都覺得沒有意義的問題,我相信你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感知。我想,你會一直一直問下去。迷失沒有錯的,最重要是走過的時候,你有一步一步的珍惜過。

而我唯一可以給你的答案是:問自己,做什麼的時候最快樂。有些人戀愛的時候最快樂,有些人看書的時候最快樂,有些人看韓劇的時候最快樂,然後就問,你要不要跟這些快樂,建立工作的關係。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工作不是遊埠,也不會一直快樂。令你快樂的事情變成工作,是一點也不容易的事。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是看日文、聽日文的時候最快樂,所以我變成今天的自己。你呢,你有問過自己,做什麼最快樂嗎?

#癡男怨女問健吾的答你:https://goo.gl/forms/r40qaJzC6g



 https://www.facebook.com/kengo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