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殘疾人數量已經超過6.5億,其中約有1億3千萬視弱群體,包括400-450萬盲人,還有3億6千萬聽力障礙人群。而僅僅在中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就超過了8000萬人,其中視力殘疾1233萬人,聽力殘疾2004萬人,言語殘疾127萬人,肢體殘疾2412萬人。殘疾人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

 

如何幫助殘疾人更好的生活,融入社會,成為世界關注殘疾人的各界人士所思考的問題。而可穿戴設備無疑是幫助殘疾人最好的辦法。通過開發一系列可穿戴設備,幫助殘疾人像健全人一樣生活,顯然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如利用外骨骼(Exoskeleton)幫助癱瘓人士重新站起來,利用特殊的眼鏡幫助盲人重新獲得「光明」,利用先進的設備和系統幫助聾啞人重新「說話」等,都有許多科技公司開始着手開發甚至投入市場。下面,動脈網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為殘障人士開發可穿戴設備的公司。

 

Microsoft

 

 

Microsoft 最近在英國部分地區測試了其新研發的產品,一款旨在幫助盲人和弱視群體出行的頭戴式耳機。這款產品採用了3D音景谷傳導技術,在和智能手機進行配對之後,便可以接受建築物發出的藍牙信號,並通過系統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轉化為3D提示音為盲人進行導航。微軟還正在為盲人和弱視群體打造一款名為 Alice Band 的腕帶,Alice band的研發始於「理解用戶體驗」,其中包括跟蹤測試者並根據其緊張程度繪製「焦慮分佈圖。」該設備通過用戶頭上的一個接收裝置,接收來自安裝在城市實體如建築物或火車車廂上的傳感器發出的信息。據悉,Alice band已經在英國獲得一定的知名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已於7月17日體驗了此產品及其相關性能。


Google

 

 

Google Glass可謂當下最具極客范兒的可穿戴設備。但實際上,Google Glass還有可能成為盲人的福音。據相關消息透露,開發者正在試圖將一款名為VOICE的Android應用相結合,試圖通過類似回聲定位的技術和聲音提示幫助盲人確定身邊物體的位置。而就在今年,一位名叫Simon Wheatcroft的盲人甚至戴着Google Glass完成了全程的馬拉松比賽。

 

飛利浦& Accenture

 

 

而飛利浦也在近日宣布,即將和信息技術咨詢巨頭Accenture聯手共同研發一個名為Emotiv Insight的可穿戴腦波追蹤設備,以實現幫助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又稱「漸凍人症」)的患者提供控制周圍環境的可能。Emotiv Insight可以掃描患者的EEG腦電波,並據此繪製出「大腦計算機交互界面」,隨後,設備所採集到的數據將傳輸到平板電腦上,讓漸凍人症患者通過平板電腦發出指令來控制飛利浦公司的電子產品,比如智能電視、燈泡以及撥打電話需求醫療報警服務等。據悉,這款設備將於2015年開始上市銷售。


ReWalk Robotics

 

 

ReWalk Robotics的前身是以色列的Argo Medical Technologies醫療科技公司,創始人為Dr. Amit Goffer。Goffer在1997年的一次車禍中不幸致殘,導致四肢癱瘓,這次事故使Goffer深深的感受到了殘疾人士的痛苦與不便。於是,出院之後他便和朋友、同事組成了一個小團隊,開始埋頭研發能夠幫助截癱患者重新站立行走的外骨骼(Exoskeleton)系統ReWalk。

 

2010年,該公司宣布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ReWalk外骨骼系統。ReWalk通過多個獨立傳感器,能讓使用者獨立行走,並且控制自己的步伐,走路形態與正常人無異!遺憾的是,Goffer博士本人卻沒有辦法使用這套系統,因為他的雙臂還不能發揮作用。目前,ReWalk Robotics旗下共有兩款產品,分別是ReWalk Personal和ReWalk Rehabilitation,前者主要適合家庭、工作或社交環境中使用,通過傳感器和監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和爬樓。後者則是用於臨床修復,為癱瘓患者提供物理治療方式,包括減緩癱瘓導致的肢體疼痛、肌肉痙攣、幫助腸道消化系統、加速新陳代謝等。ReWalk Personal目前的售價約為6萬多美元,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個價格還是非常高的。但未來很有可能可以加入各國的醫保計劃,因為每年全球由於脊髓損傷後遺症而再次住院的費用超過100億美元,每年還在迅速增加中。而使用ReWalk系統后,將能大大減少再次住院的總體費用,未來可能會獲得保險公司的認同而通過醫保。目前,Rewalk已經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成為第一個通過該機構認證的個人外骨骼產品。關於Rewalk更加詳細的介紹,也可以點擊《Rewalk外骨骼重新定義行走》。

 

截至2014年8月1日,公司已銷售了62台ReWalk Rehabilitation及19台ReWalk Personal,其中88%由客戶進行購買,其中12%被放置於診所和分銷商用於培訓,市場開發和臨床試驗。已經培訓了超過400人次的ReWalk用戶,使用時間超過20000小時。

 

公司財務報表顯示,2013年營收達160萬美元,較2012年上漲63%;2014上半年收入為94.5萬美元,較2013年同期上漲18%。2014年9月12日,ReWalk Robotics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首日股價即從13.6美元飆升至25.6美元,漲幅達到113.33%,公司市值也一路攀升至2億美元,一舉成為當周美股市場中的亮點。

 

CYBERDYNE株式會社(サイバーダイン株式會社)

 

 

CYBERDYNE株式會社由筑波大學于2004年創立,主要根據聯合創始人,筑波大學信息工程學院、Cybernics研究中心山海嘉之教授的研究成果,開發了機器服套裝HAL(混合輔助肢體)。HAL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5代產品,這款產品通過人體神經系統和肌肉在大腦打算移動肢體的時候發出的微弱電信號,而外骨骼上安裝的一系列傳感器會持續監測並搜集這些信號,以此做出相應的動作。與其他外骨骼設計不同的是,HAL的設計更強調與人體的整合度,他們認為HAL系統應當更像人體的自然延伸而不僅僅是一種助力工具。HAL在鋰電池充滿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工作2.5小時左右,最大負重可以達到70公斤。2010年,雙腿因車禍而造成癱瘓的48歲日本人內田靖史,借助HAL外骨骼系統成功登上了瑞士阿爾卑斯山海拔4000多米的布來特峰,使得CYBERDYNE和HAL名聲大噪!

 

自2010年以來,Cyberdyne已向日本150家醫院、福利院和其他機構出租了330套機器服。HAL以靈活的租賃方式受到了醫療機構的歡迎,使用者支付5200美元左右的初期導入費后,就能夠以每月大約1700美元的價格(租賃時間如果超過一年將獲得更低廉得月租費用)進行租賃使用。

 

相比于ReWalk,CYBERDYNE開發的HAL系統的適用範圍更廣泛。不但有面向截癱患者,幫助其行走的醫用下肢外骨骼系統,還有幫助正常人增強力量型的民用全身型的外骨骼系統、災害現場用的外骨骼系統等。

 

CYBERDYNE屬於典型的精英型高科技企業,公司員工中一半人具備博士以上學位,而且公司得到了大量研究機構以及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日本方面已經將CYBERDYNE列為「日本Life Innovation大國戰略發展計劃」的重要環節,公司所在地區將被納入筑波國家戰略特區。日本目前已經有3座復建中心,而HALL已於2013年在日本獲得了全球安全認證,在德國已獲得醫保,並正在申請美國FDA認證 。

 

2014年3月26日,CYBERDYNE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日本首家生產醫用及社會福利事業用機械人的上市企業。公司創始人兼CEO山海嘉之教授在上市新聞發布會上說:「公司2013年的銷售額是2012年的1.6倍,2014年將達到2013年的3~4倍。2014年度應該能達到營業損益平衡。」他還介紹,雖然公司自創立以來的累計虧損達到40億~50億日元,但過去有很多支出用在了標準認證等項目上,2014年度以後就可以消除虧損。據估計,上市后該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18億美元。

 

Motion Savvy

 

 

Motion Savvy是由Leap Motion硬體加速器AXLR8R所扶植的一家創新公司,與一般公司不同的是,目前包括創始人Ryan Hait-Campbell 在內的公司9名成員皆是失聰人士。公司CEO兼創始人Ryan Hait-Campbell五歲時便失聰,從小便借助了機器的幫助學會了說話。但是大部分的聾啞人並沒有這麼幸運,他們與這個世界美妙的聲音隔絕,現在市場上的翻譯機也顯得過於昂貴並且不夠智能。Ryan Hait-Campbell深深的理解聾啞人的痛苦,立志生產一款廉價的產品來幫助聾啞人,讓聾啞人不用花大錢去買那些昂貴的機器,通過比手語就可以說話。若干年前,他在《連線雜誌》(Wired Magazine)上讀到了有關Leap Motion技術的介紹,從此埋下了創意的種子。後來他遇到了一直在考慮類似概念的軟件工程師Alex Opalka,於是兩人聯手,後來又引入了Jordan Stemper和Wade Kellard,共同創立了Motion Savvy。

 

該公司定於明年發布的MotionSavvy產品名為「UNI」,這款產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是一個和iPad mini差不多大小的平板電腦,上面會嵌入Leap Motion的傳感器,當用戶(聾啞人)要說話時,由Leap Motion捕捉手語,接着就由Motion Savvy的軟件來解讀和翻譯用戶的手語,先把它翻譯成文字顯示在屏幕上,然後通過一個人工翻譯的聲音把這些話「說出來」。

 

到目前為止,Motion Savvy還沒有正式發布,也暫時只支持美式手語。過去一年中Motion Savvy都在為系統「錄入」手語信息,Ryan Hait-Campbell計劃把Motion Savvy做成一個類似於Google Translate系統,一端記錄聾啞人的手語信息,一端直接把手語翻譯為語音。

 

該公司計劃將盈利分為兩種:第一是出售給個人用戶,平板電腦、配件、包括Leap Motion的傳感器一整套,計劃售價為600美元,軟件使用訂閱模式。手語詞庫持續更新,用戶買了設備后,每個月需要花20美元來訂閱軟件;換句話說,如果用戶不想使用該公司的平板電腦了,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Leap Motion或者其他能支持Leap Motion的設備,通過訂閱軟件來使用該服務。第二種則是出售給企業客戶和政府。Motion Savvy已經開始了和一些聾啞學校的合作。

 

不過這個創業公司將面臨的挑戰也很明顯,不同種類的手語錄入本身就是個大工程,再加上不使用眾包模式來確保精確,勢必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財力;另一方面他們依賴Leap Motion的感應器,現在Leap Motion的關注重點還在PC和Mac端,對Motion Savvy來說,手機才是他們最終的目標。Ryan Hait-Campbell 也說,該公司的設備「最終肯定是要和用戶的手機連在一起的,手機才是人們每天攜帶的硬件。」

目前MotionSavvy也正在尋求注資。其針對軟件開發的第一輪種子融資即將完成,目前還在通過一個Indiegogo眾籌項目集資,以每台198美元的售價提供UNI設備,目標是籌集4萬美元資金用於投產。MotionSavvy也正試圖獲得SOS Ventures的150萬美元投資。儘管需求很大,但該服務仍在接受測試申請。

 

Thalmic Labs

 

 

 

Thalmic Labs是2012年成立於加拿大滑鐵盧的一家科技創業公司,主要研究領域為探索新型的人機交互方式。公司創始人為三位畢業於滑鐵盧大學的電子機械工程師Stephen Lake, Matthew Bailey,以及 Aaron Grant。

 

2013年年初Thalmic Labs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產品MYO。MYO是一款控制終端設備,裝置了電極,使其能夠在用戶做出伸縮手勢時讀出肌肉的生物電活動,並將其轉換成操作命令,通過軟件以無線網絡的方式傳送給電子設備。與醫療電極不同的是,MYO並不直接與皮膚進行接觸,用戶只需將腕帶隨意套在手臂上即可。目前MYO可以識別出20種手勢,甚至於是手指的輕微敲擊動作也能被識別,用戶可以利用手勢來進行一些常用的觸屏操作,如對頁面進行放大縮小和上下滾動等。另外,MYO還能對他人產生的不規則噪聲自動予以屏蔽。MYO 在官網上稱,腕帶對手勢的捕捉速度快到不行,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自己的手還沒開始動 MYO 就已經感受到了。這是因為你的手指開始移動之前,肌肉已經激活開始運動了。對於殘疾人來說,這是一個福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們的假肢將會因此而更加智能。他們可以佩戴MYO,僅僅需要動一下手臂,甚至通過「意念」就可以操作自己假肢的各種活動。MYO現在已經正式上市,售價約為149美元,需要在Thalmic Labs上提前預訂。

 

Thalmic Labs 已經在2013年7月獲得了 145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由 Spark Capital 和 Intel Capital 領投。該公司還獲得了包括Formation 8,,First Round Capital 以及FundersClub在內的投資。

 

OrCam

 

 

 

OrCam 是一家位於以色列的企業,由希伯來大學的教授 Amnon Shashua 和 Ziv Aviram 聯合創辦于2010年。雖然這家以色列創業公司成立的時間並不長,但已經研發了第一款可用於商業用途的系統OrCam,以幫助盲人和視力障礙人士實現自我導航。

 

據OrCam公司的能源副總裁Erez Naaman介紹,OrCam 是一套視覺分析系統,由綁定在眼鏡上的小型攝像頭和一套處理系統組成。該處理系統內置了飛思卡爾的芯片,後者高速應用處理器可運行複雜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從而對看到的東西進行解析,然後通過骨導語音告訴穿戴者——弱視群體。使用者只需指向想看物體的方向,系統就能立即向用戶報告看到的東西。所以,一個有視力障礙的人,如果想要過馬路,只要帶上這款產品,指着紅綠燈,然後只要等着設備向他報告「綠燈」就可以了。在商場購物時,使用者只要拿起某件商品,該設備就能告訴他這件商品的名稱甚至是原料組成。系統還可以識別任何形式的文字:無論是報紙,書本,餐館菜單,還是其他印刷材料,只要用戶指着上面的文字,OrCam就能夠給用戶讀出它看到的東西。目前這款設備的售價為 2500 美元,略顯過高。其未來計劃增加包括法文和中文等語言在內的文字識別,並打算增加臉部識別功能。

 

而OrCam這款極有潛力的系統也已經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募集到了總額為2100萬美元的投資,據傳其中包括了來自因特爾的600萬美元風險投資,但OrCam和英特爾以色列分公司的發言人對這一傳言都矢口否認。英特爾發言人稱:「但是我們還是覺得OrCam在可穿戴技術領域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我們也想研發像OrCam這類的產品並將其用於可穿戴式設備。」

 

Ducere

Ducere科技創立於2011年,創始人是兩位印度工程師Krispian Lawrence和Anirudh Sharma。二人均曾在美國學習和工作。Krispian Lawrence畢業於MIT,而Anirudh Sharma來自密歇根大學。今年9月,該公司生產的第一款主要面向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的智能鞋產品Lechal就將正式發售。

 

Lechal在印度語里的意思是「帶我一塊兒走」。Ducere公司的聯合創始人Krispian Lawrence說道:「這雙鞋就像是人體的自然延伸。你可以不帶着手錶或腕帶出門,但不能不穿鞋出門。」 Lechal智能鞋內置藍牙技術,通過觸覺反饋和 GPS 模塊來為穿着者提供導航,Ducere提供完整版鞋子或者單獨的鞋墊,其電池續航能力可達10天。目前這款鞋子售價在100到150美元之間。

 

當然,這款智能鞋也同樣適用於正常人,比如說慢跑者、山地車車手,甚至是迷路者。可以說是真正的「路痴福音」。

 

想第一時間了解互聯網醫療創業信息,請關注動脈網微信公眾賬號:vcbeat

From 動脈網


 除了谷歌眼鏡,殘疾人市場還有哪些可穿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