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人數暴跌,上年人潮塞滿足球場,直到夜晚龍尾仍未出發,今年警方不再需要耍手段捉弄示威者,只因水靜鵝飛,參加人數一如泛民左膠最喜歡恥笑的保皇黨慶回歸嘉年華。
這可能反映了「鐘擺效應」:雨傘革命的失敗令不少人灰心,再也沒有意欲上街。我卻更希望是另一種推測:抗爭者已經成長,沒有人再喜歡七一「玩泥沙」式抗爭。
綜觀世界各地,沒有什麼地方會年復一年約定某日出來抗爭。突尼斯人民不會每年12月17日出來攪個「茉莉花遊行」;烏克蘭2004年的橙色革命完結後,要到2013年才再有新一波大型抗爭。即使是失敗的社運,日本學生也沒有每年6月15日約定衝一次國會;伊朗的綠色革命也沒有什麼「一年祭」、「兩年祭」。年復一年的悼念民運死難者的活動是有的,如六四燭光集會、台灣的二二八紀念活動,但是七一遊行既沒死人,卻又能延續多年,實屬奇蹟。
這當然有賴香港人的惰性,懶於思考,以為每年上了街,捐過錢就算「任務完成」。但民陣也確實把這個遊行組織得很完善,連那些團體可以擺街站,在什麼地方擺都關顧得到,加上港共高官年年月月日日有柒事協助推高民怨,致使這盛事歷久不衰。
民陣經營七一遊行這盤生意至今已經十二年,成績不可謂不驕人,除了自己賺得盤滿缽滿養活不少社運人士之外,也帶協周邊的泛民政黨、社會團體有一個寶貴的籌款日,延續了它們的生命。就算有些人對此模式有微言,但民陣對香港民主運動的這個功勞是不能抹煞的。但今日的疏落人潮就像對民陣說,這盤生意是時候光榮結業了-用「光榮」一詞已是相當客氣。
「民主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話民陣中人應該都懂,抗爭潮流也是一樣。香港人已經覺醒,不再滿足於和理非的「散步式抗爭」,而日漸趨向本土利益為主的勇武抗爭,民陣等泛民團體若仍頑固抗拒之,則註定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淘汰並消失,死不足惜。
民主固然不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像泛民每年死蹴一處期望愚公移山成功。世界各地民主運動都是突發的,包括清末革命黨十次起義,都不會每次都在同一日發起。
但我估計民陣召集人仍會繼續將今日的失敗歸咎於外圍因素,而非檢討自己的過時,所以七一遊行「光榮結業」幾近妄想,更大可能就是「亞視化」,柒到完場。
作者:老駱(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七一遊行可以光榮結業了(老駱)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