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10日)深夜的離職-任命連環案是這樣的

先是世紀互聯(Nasdaq:VNET)宣佈,公司總裁孟樸將離職尋求其他發展機會,此次變動將立即生效

世紀互聯董事長兼CEO陳升稱:「自20137月加盟世紀互聯以來,孟樸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對此表示感謝,也希望他前程更加美好。孟樸離職後,其權責已被分配給公司的高級管理團隊。

孟樸去了哪呢

很快,高通發了通稿

高通公司宣佈,任命孟樸為高通中國區董事長,現任高通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翔將離開公司。孟樸的任命將於2015615日生效,他將直接彙報給高通總裁德里克·阿博利

那麼王翔去了哪呢

一會兒,雷軍在深夜將近11點時發微博宣佈: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翔,將加入小米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戰略合作與重要合作夥伴關係

於是,就有了文章題圖那張照片。小米聯合創始人有七位之多,再加後來引進的Hugo Barra、陳彤等高級副總裁,小米高管陣容龐大,不過現在小米只貼出雷軍、林軍與王翔的三人合影,似乎意味著這三人是小米權力最核心的三位

看上去,王翔與高通的分手友好而愉快。高通在通告裡說:「在王翔的領導下,高通為中國的移動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和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王翔在這其中貢獻巨大。我要感謝王翔在高通十餘年的勤奮工作,並祝願他未來一切順利。

資深媒體人孫昌旭在微博上評論說:「翔總再也不用那麼辛苦的為那麼多公司月臺了,有時一天3場真是辛苦現在只要為一家公司月臺。哈哈。

王翔曾站在了高通的風口

王翔在高通的任職歷史已有13年以上,他在任職美國高通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期間,全面負責高通在大中華區的業務與運營

在加入高通之前,王翔曾任職於包括摩托羅拉、朗訊/Agere等公司,擔任銷售和市場營銷方面的重要職位。王翔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元

2013年,他在接受《財富》雜誌中文版採訪時曾自述

高通是一家很偉大的公司,我非常幸運能在它快速增長的時候加盟這家公司。有一次聚會,一位朋友跟我說,全球的500強企業當中,你恐怕是唯一一個沒有留過洋、持中國護照,接受中國教育的CEO(王翔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我當時還有點詫異,後來問了問,可能還真是

我在高通工作超過十年。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最不同的地方,除了有和本地企業一樣的挑戰之外,還有另一重挑戰:你要在不同的文化裡面生存。不同的文化會帶來溝通的困擾。你不要以為你會講英文就沒問題了。你怎麼樣讓總部的人相信你所說的話?其實並不是他們不信任你,而是你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講你的故事,畢竟,最終決策人和公司戰略是在另一種文化氛圍中制訂的。怎麼樣把你管理的這個區域變成那個文化的一部分,調動合適的資源,這是最大的挑戰

小米在關於王翔的第一篇通稿裡稱讚,「在他的領導下,高通公司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市場合作夥伴關係,製造廠商客戶數量增長迅速。

誠然,高通目前在中國製造商處四處逢源的局面得益於王翔的努力,但也不得不說,王翔趕上了高通——這家1985年才成立的無線電通信技術公司在移動時代發展的好機遇。用雷軍的話說,王翔站在了高通騰飛的風口上

2014年,高通全年營收264.9億美元,中國市場佔據其中將近半壁江山。Gartner報告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為3.2億台,基於高通晶片的智慧手機超過70%,達到2.1億多部

在高通收入結構中,除了晶片銷售收入占70%多,專利授權費占收入不到30%,但占稅前利潤將近60%

具體來講,在高通被罰案之前,國內手機廠商每出貨一部手機,除支付高通晶片費用外,還要按照整機售價額外支付約5%6%的專利授權費用給高通,這種專利授權收費模式在業界被稱為「高通稅」,實際收取比例會依據不同廠商上下浮動2%3%

當然,盛極而招憂。高通(中國)在過去一年受到的最大挫折就是:中國發改委以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對高通處以壟斷罰款。此外,發改委還為中國手機廠商使用高通晶片設計的版稅費用設定了條款。當然,區區60億元(9億多美元)的罰金對2014年凈利潤高達90億美元的高通來說就是個小意思,談不上什麼挫折。但是這個罰單隻是一個信號,中國政府已越發對箝制外國晶片廠商、扶持本土半導體與晶片工業感到急迫

高通已做到中國市場智慧手機晶片70%的份額,還能怎麼樣呢?對於職業經理人王翔來說,他或應琢磨尋找新的風口

早在20117月,小米還沒推出小米手機,公司能展示的產品也就是MIUI時,王翔就帶著他的老闆、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參觀了小

小米與高

小米一出生就打出「為發燒而生」的口號,這與它明智地選擇了高通晶片分不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高通的扶持,有說法認為高通當時是期望通過投資小米制約三星

201112月,就是莫倫科夫第一次去見小米沒幾個月後,沈勁所負責的高通風險投資部聯合順為、啟明、晨興、IDG、淡馬錫等私募基金,共同投資小米9000萬美元。同時高通成為小米的晶片供應商——從小米手機1到後來的小米手機2S,王翔也曾經親臨小米發布會為小米2月臺。而從20139月發布小米3開始,小米卻突然轉向了另一家晶片廠商英偉達

一切都只是生意。雖然高通是小米的股東與早期供應商,但雷軍也不打算百分百受制于高通,要冒著得罪高通的風險與要去搭建其他的合作關係。但反過來,這也不意味著小米與高通決裂,到後來,最新發布的小米Note頂配版也搭載了高通驍龍810

再想想三星與Google、蘋果之間的明爭暗戰、各種權衡,可見製造商與晶片廠商之間的關係從來都像坐蹺蹺板,在此起彼伏、我強你弱、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約中找平衡

小米引進王翔的用意也就很明顯了,給他的定位是「負責戰略合作與重要合作夥伴關係」,就是希望憑借王10多年來在晶片商、通訊業裡的經歷與資源,能長袖善舞繼續鞏固小米與高通等重要合作夥伴關係

回想雷軍下功夫從Google挖來Hugo鞏固小米與安卓平臺及國際市場關係,從新浪挖來內容界人脈王陳彤做強小米平臺的內容,現在又從高通挖來王翔,不得不佩服雷軍在「把朋友做得多多的、敵人做得少少的」的商業理念上是知行合一。

From 虎嗅


 王翔再也不用辛苦地為多家公司站台了,以後他只需為小米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