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打過後,網上也討論了不少香港人的小農DNA和責任外判。不少追求民主的心急人,由於抗爭路線有所不同,引申分成旺角勇武的一派和金鐘和理非非的一派。由於泛民背後篤灰,謠指熱血公民背後計劃1119立法會的衝擊事件,造成雙派互相仇視。清場前的一晚,見了一位學生走上大台,直接說明雙學領導差勁,教金鐘村民去龍和銷兵,公子獻頭,又指出金鐘的部份朋友不尊重他人意見,瘋狂搶奪行動話語權,視自己的「愛與和平」為行動主軸,不會時刻檢討,講求常理公道,從而論證港人不配有民主。部份支持反共的同路人認為即使獨立,但人心尚未變革,應走去歸英,讓英國官員重新教導香港人民民主、自由、公義、制度的真諦。其實,我想說,香港人應該重新了解英國更多的歷史背景,從而幫助香港走上符合港情的民主制度。

英國是被動走上民主的。英國自古以來都走君主立憲制,地理上多島嶼少煤礦。人民只好靠牧羊和貿易為生,養成磋商,訂約的風氣。工業革命過後都是經濟上走向自由貿易,思想自主,世界首富 Rothschild 家族利用滑鐵盧戰爭發放假戰敗消息和富甲一方的生意資本,買起所有英國國債。美國獨立和法國革命後,都是因為上議院釋出善意,在1832 年通過《1832年改革法案》(英文:Reform Act 1832),擴大下議院選民基礎的法案。該議案改變了下議院由托利黨獨佔的狀態,加入了中產階級的勢力,才有接下來的憲政民主,人民參與朝政。雖知憲制是國家的遊戲規則,以基本法律約束人民政治思想和公民權利,但都自美國成功獨立後,金主放棄無謂的政治鬥爭,英國富豪和貴族才逐步放寬部份政治籌碼,重新訂立憲制,平衡各方利益。反正,富豪深信只要富甲一方,自然可以控制國幣,終有一天可以重新掌政。所以,即使英國人民覺醒,但憲制沒有規定可以一人一槍可以推翻暴政,唯美國可以。英國見尊重民主自由的美國強大,就拉攏美國做生意。中國清朝多白銀有出超,害金本位的英國年年蝕錢,才借鴉片貿易,推倒中國。中國十三億人民,手持較多金銀,英國深受歐債窮困,才跟中國簽下值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項目。所謂的被動走上民主,就是誰有更多金錢利益,就走去貿易抽水,只是跟講求民主的國民更為富有而已。同時,也可以解釋英國外交政策多變,但最後也是跟隨美國,認真徹查聯合聲明在港調查被阻一事的。

 

鴉片戰爭其實中國人是自己衝過來的。很簡單,所有交易就是一買一賣的,雙方背後都是有大家的需求。以物易物的時代,你想要牛,我想要豬,你一定是尋找有牛的村民跟你交易,而且最少要豬或其他村民想要的,才可得牛。有了貨幣以後,英國人要白銀,中國人要鴉片,才達成鴉片質易。任何做貿易的人有沒有想過要客戶衝過來,是一個不重要的假設。見到有貿易,就可以證明做貿易的人能夠提供客戶需要的貨物。同一個道理,英國最初選了天津、廣州,揚州散貨,但最後是因為鴉片被銷,才假借華洋衝突去發動戰爭,選了香港,作日後殖民戰略和貿易位置。

問題是,為什麼人民仍依戀英殖時代呢?就是因為當地人口上升,不能再以高壓行政管治之。鴉片戰爭前,英國殖民印度,初頭沿用東印度公司名義,1612年在蘇拉特建起了第一家代理機構,到17世紀中葉,先後在孟買、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建立代理。1670年,查理二世准許公司有權獲得領土,容許建立軍隊、鑄造錢幣和行使其他權力。代理者都是都是純種英人。1857年5月10日始印度一直發起反英風潮。英國人害怕貿易關係和金錢利益受損,見印度人口龐大,有一套數千年歷史的本土文化,才慢慢釋出善意,讓印度人可以投票、參選、參與立法。建立地方自治機關和地方行政區。英國人也只好利用他們的英國文學和文化,培植比英國人更英國的印度紳士。香港也如是去到 1970 年代,才逐步擁有自主,讓本土港人參政。香港人以為港督愛民如子,釋出善意。其實,是是社會已發展到他們不得不民主,怕再來一次67暴動才以教育著手啟蒙港人。回到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香港人人民生活開始困難,更飽受惡政通過和中國人海殖民,才催生革命、城邦建國、香港獨立的思想,但見自己無力改變,才想回到英殖時代,支持歸英。

支持歸英與否,香港人總有回到過去的後悔思潮,想要回到昔日的時代,過幸福生活,不敢為自己問自己是什麼人。中國人也是想要回到昔日的王朝時代,依法治國,好讓自己「話事」。香港人和中國人一直都想一個人普度眾生,解決所有問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靈魂仍在中國的上空徘徊。中國人無法接受中國不再是佔天下 80% 的人口和領土的王朝,而是而是佔 20% 人口和 10% 領土的地方勢力。他們以為只要做龍頭大哥,就可以強政勵治,成為跟美俄般的地方強權。不過,他們思想永遠沒法跟隨互聯網的激變和科技腳步去改變思維。他們不明白昔日的世界比今天小很多,分離很多。今天世界靠互聯網廣大,也靠互聯網縮小,所有的思想交流和貿易已是緊緊相扣,不可能以再以一人管治大版圖的帝王思維去治理現今國家。即使美國分成五十個州,每州有獨立憲政,衝突時有發生,警民關係轉差,但科技有強盛發展和創意思維支持經濟。俄羅斯貴為世界最大版圖之國,資源豐富,但因侵佔克里米亞而飽受盧布貶值之苦。跟隨中國人和 80% 的香港人的思維走,中國或香港就最多就只能成為一個地方強權,省略了所有建國外交,訂立民族意識的細節。即使講求誰可以在香港投票,也吵得火熱,什麼三粒星,不理會效忠憲政和國家與否。歐美每一國國家的移民都要宣誓效忠新國家。背後就已經涉及民族主義和民主發展的先後處理問題。他們誤以為有了民主,有了制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其實就不得不解決民族主義的問題:我是甚麼人。

你訂立自己是香港人,訂立自己的身份後,就是在任何方面都要效忠香港,不可能再效忠其他國家,包括自己的文化。因為,你在那個國家定居,你就是那個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那個國家。德國都要外來移民定居最少十年,而且要放棄舊有國藉,才可以成功移民德國,成為德國人,才可以投票。中間的定居年期,就是要你所有生活細節都融入德國,愛德國。不效忠,就是叛國賊。這是黑白分明的。主張愛國,建設民主中國。最終會抹殺香港人獨立思想,不敢獨創文化。

你訂立自己是甚麼人,知道自己的過去,但日後的文化和思想,都要我行我路,不可能100%假借他人的文化去繼承香港的文化正統或英國文化。自己是什麼人,就是由文化塑做出來的。如是歸英,首相都未必會給予香港人投票,左右英國國策。正如新移民沒資格為香港民主說三道四一樣。如是繼承華夏正統,不去獨創自己屬於香港人的文化,也最終使香港地走到中國人的手上。因為,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中國人的歷史,即使祖先繼承嶺南文化,都不可能只有繼承、參照而沒有創造。你是效忠香港,就要繼承香港人的文化。人類的思想、文化,是從他們的成長環境產生的,跟祖先沒甚麼太大的關係。最少,我們從未見過美國有什麼愛英之聲,俄羅斯有幫蒙出聲,英國有日耳曼復興的政治團體。以上國家,就是不能避免獨立創造自己的文化、意識去塑造自己是什麼人。可幸的是,香港人有能力可以獨創文化。愛拍戲,曾經在 70-90 年代至今都輸出不少著名電影,如無間道、警察故事、秋天的童話、公子多情、低俗喜劇、等等,間接輸出香港人的獨特文化和核心價值。GagMode、高登、金鐘的小文藝更可以證明香港人有足夠能力去獨創自己的文化,確立自己是誰人。

遮打革命的真正意義是重新改變制度和人心去幫助香港發展,不是手執龍棍去定義自己的遊戲規則。重新改變制度和人心的先決條件,就是了解自己的過去後(最少是香港史、英國歷史、中國歷史),重新創造自己獨有的文化,訂立自己是甚麼人。


 香港人不得不知的英國國情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