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一向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時將個人資料當商品賣的社交網絡。不過近日紐約時報有報導指,Facebook有意向匿名社交網絡發展,推出可以讓用家以假名去登入及發文的新網站。而報導亦指他們已經開發接近一年,而且很有可能在下個星期內推出。而Facebook發言人並未就該報導作任何回應。
假如屬實,Facebook這一著究竟有何用意?其實近幾日的反佔中事件中,就會見到匿名社交網絡的確還是有其需求,尤其是當中不少人被「起底」,很多都是因為當初Facebook強行實施實名制,導致不少後期加入的用家,都要以真實姓名去登記,結果自然會成為了其他用家追查其現實身份的線索。所以匿名制網站/社交網絡一直都有其市場(如香港高登、Uwant等等)
不過匿名社交網絡其實是否有其用處?經驗告訴我們:不。
因為就算你用上假姓名、假資料也好,最重點還是用家本身別太白癡,將自己的個人資料於到社交網絡去。例如之前因說「非禮?記住唔好報警;佢地係和平非禮」的某公司公關高層,就是因為連職位及公司名稱都寫在Facebook中,才會搞得工作不保,更成了公關界中的反面教材。
但將其開發成果用到現有的Facebook上,再將實名制修改得再寬鬆一點,不也有同樣效果嗎?
這就可不是Facebook的如意算盤,因為他們要的,其實是吸納新舊用家,使用新網絡同時還保持使用Facebook,從而擴大的用家人數,作為向廣告商討價還價的本錢。再加上Facebook在私隱保密方面給人印像太差,所以再開新網站,其實就有如想要洗底重新出發。只是賺錢模式由賣個資,變成出賣廣告位空間等傳統網絡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