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公布最新業績,正如外界預期,業績不太理想,上半年盈利大跌超過六成。近期股價一直受壓,跌至金融海嘯價。記得上次宣布不派息時已經評論過滙豐前景極不明朗,及後發生了很多事,值得再討論一下。
集團重心
按2019年財政年度計算,歐洲業務佔集團資產近一半,但歐美業務整體竟然錄得虧損。香港佔集團環球收入約三分之一,經營盈利大部分由亞州業務貢獻。以前也分享過,滙豐於低息與資金氾濫的環境優勢盡失。預計未來,香港好麻煩,而歐美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亦不見得好,部分歐洲國家更行負利率。看帳目,看現況,估未來,先別談政治,在商言商,若你是集團管理層,積極計劃「重回亞州」亦算合理。
現況如何「陰公」?
早前香港立了「港區國安法」,滙豐受壓被迫表態。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公開簽名支持立法,此舉引來英國、歐洲官員批評。英國見滙豐選擇了靠邊站,便不太客氣,例如取消滙豐於英國的稅務優惠。明明之前滙豐聽話非常,英倫銀行一句要求銀行不派息,滙豐即使完成了除淨,亦跟從,不派息,誰知今天依然被英國當成外人對待。美國更不用說,一向對滙豐都不客氣,以前罰錢令它怕怕。
得罪了西方,那就靠了一邊,討好中方就行。但情況依然不妙,早前中國媒體質疑滙豐夥同美國陷害華為孟晚舟,滙豐見事態嚴重,於微信公眾號發文表明對華為沒有任何惡意,亦從未設置陷阱誘捕華為,但文章刊出後已被刪帖。
一向滙豐都「吃四方飯」的企業,處於中西交滙的香港左右逢源。如今歐美這樣,中國與香港亦不客氣,每隔數天就出一次壞消息,真陰公。
對策的效果
滙豐今年初公布計劃裁員3.5萬人,同時暫停對外招聘。有指滙豐考慮裁員計劃不足以重振業務,有意研究出售歐洲與美國的業務。看其帳目,出售歐美業務再重回亞洲都算合理,面對今天經濟環境,裁員瘦身亦算合理。
一家企業需因應時勢、行業處於不同階段選擇攻或守。滙豐現在做的,亦是最應該做的,就是守。縮小規模,減人手減業務,結果定必把生意越做越小。最令人擔心的是從前滙豐的「寶」在於其國際網絡,若大刀闊斧把歐美業務斬斷,會否傷到「真氣」?嚴重影響其價值,投資者值得深思。
如何部署
從數字、政治現實、應對方法等角度分析看來,滙豐很難短期內找到好出路。一項投資,過去怎看也好,變質就是變質。投資是為未來,向前看,若看不見有好未來的話,分手換馬絕對合理。談到這裏,不少人怕蝕本而賣不出去,很少講賣貨心態,有機會說說。
文章連結:imoney
滙豐的出路
https://www.facebook.com/cpleung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