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說起價值投資,很多投資書藉都會說從研讀財報入手,然後以某些財務比率去作為一間公司 是否值得購買的依據。
市面上,不少推薦股票的說法都愛以 PB 低於 1 ,PE 低 10 倍,股息率多於 5% 等等作為買入股票的原因。只是投資者用這個方法去投資,往往就很容易墜入所謂的價值投資陷阱。這些公司在帳面上極為便宜,但一直便宜了很多很多年,期待的估值修復從來沒有發生。
當中最佳的例子便是內銀股,PB 低,PE 低,股息高,但回報一直只是一般。十數年來股價都在同一水平橫行。投資者雖然賺了股息,卻蝕了當中的機會成本及通脹。
財務數據固然提供了一個渠道可以令投資者了解到公司的營運,但切記財務數據上只是公司的一部份,而非全部。財務比率只反映了公司帳目,卻沒有反映出會計表達不到的東西。以中資為例,公司裡面的管治如何,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的規劃,發展方針,潛在的國家任務,散戶如我們完全不可得知。
站在投資的角度上,每個不知道都是一種風險,你不知道公司裡的辦公室政治,怎知公司管理層是否專心一意去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 ; 不知國家會給的任務 / 支持,怎知對公司是福是禍。股東的利益完全被動,今日不知明天事。
市場先生不傻,長期的價格 "低估" 已是市場先生把風險都計入股價中的結果。市場上叻人極多,比你專業,掌握更多第一手資料的投資者。若有真正的價值投資機會,他們早就進場,哪會這麼多年 "機會" 還在,讓散戶有機會分一杯羹。
我又以那些低 PE 作賣點股票為例,在目前商業的環境,營商處境變化極快。公司 PE 10 又如何,有誰能肯定這些股票能否支持到十年不被新來的挑戰者及市場淘汰。再說低息環境下,買債 / REIT 加些少槓桿,簡單收下息都已經可以超過 10% 回報。 為何投資者還要買入這些價值 "低估" 的公司。
簡單來講,作為小散戶,一隻股票 "低估" 一定有它的原因,不要輕易自信以為能夠找到滄海遺珠,以為其他人唔識寶。
價值投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