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的話題很火,無論是硅谷的創業公司、大學及科研機構,還是世界科技巨頭谷歌、微軟及百度都紛紛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前瞻性的研究,而科技媒體也不斷將人工智能話題放在頭條位置,很顯然當前一股席捲全球的人工智能熱潮正撲面而來。

事實上人工智能是一個古老而沉悶的計算機學科,自誕生起到今天至少有超過50年的歷史。很奇怪,人工智能沉寂了多年,現在為什麼又突然熱門起來了呢?大量事實證明,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硬件復興了,也帶動了人工智能的復興。隨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的大發展大突破,這個星球上的一切硬件都在面臨著被智能化,而人類對智能化的終極追求就是實現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模仿人類,讓人類永生?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被稱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能),也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既然人類都在不遺餘力的追求人工智能,那麼怎樣才算人工智能?人們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這是兩個很有意思而又十分關鍵的問題,因為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為此爭論了半個世紀都沒有統一的結果。

拋開紛繁複雜的定義討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顧名思義是人造的智能,也就是讓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行為能力及思維意識。那麼這樣化繁為簡的理解正確嗎?很幸運這個意思可以通過眾多業內頂尖專家的言論佐證。著名的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爾遜教授說「人工智能是關於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並使用知識的科學。」而另一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很顯然,以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要讓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行為能力不會太難,但是要讓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思維意識還是一項巨大挑戰。既然人工智能包括人類的行為能力及思維意識兩個部分,那麼我們讓機器實現人工智能的路徑是不是可以分成行為能力及思維意識兩個階段呢?如果一談到人工智能就直奔如何讓機器學會像人一樣思考這樣宏大的主題,容易誤入歧途,倒不如不要那麼好高騖遠,先談談怎麼讓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行為能力吧。

既然人工智能是要讓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行為能力及思維意識,那麼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很多人包括很頂尖的科學家都認為,人工智能可以讓人類實現永生,因此全球很多頂尖的企業及機構都在苦苦探尋人類大腦的奧秘,不遺餘力地模仿複製及模擬人類大腦。毫無疑問,要讓機械人具備人類的思維意識,無疑于要讓人類代替上帝思考,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事實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數據及案例能證明,讓人類實現永生是人工智能的終極追求。也許,當我們把人工智能的期望降低一點,那麼很快就發現人工智能未必能讓人類實現永生,但是可以對人類有無盡的幫助。實際上,人工智能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解放人類勞動,讓人類生活得更好。比如汽車的出現代替了人類雙腿走路,計算機的出現代替了手工抄寫材料,洗衣機的出現代替了人工搓洗衣服,將人類從低效率的苦活、累活、及臟活等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未來的人工智能毫無疑問可以比現在做的更好。

 

對機械人威脅的擔憂暫時是多餘的

即使目前看來要讓機器學會像人類一樣思考比擁抱上帝還要困難,但是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具備人類一樣的行為能力,也就是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械人出現在我們的工作及生活中。那麼問題來了,機械人的大量出現會不會威脅到人類安全啊?一不小心造成人類毀滅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很顯然,以目前可以預估到的科技水平看,不是機械人不會威脅人類,而是遠遠還沒有到需要擔憂的階段,也許再過二三十年就可以認真思考和爭論一下這個問題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人工智能幫助人類生活得更好。

越來越多的事實可以證明,在簡單重複的高強度勞動中,更多的應用機械人會提升效率,可以將人類從低效率的苦活、累活、及臟活等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也許很多人馬上就跳出來說,這樣豈不是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從而造成社會動蕩、經濟下滑?這個擔憂就像汽車的出現會讓很多馬夫失業、讓很多養馬產業破產是一樣的。

假如未來某天人工智能大發展之後,也許人類一周只需要工作三天就夠了,但是社會經濟的總產出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因為機械人效率的提高而實現成倍增長,人類的生活消費水平從而大幅提升。當人類通過機械人為我們勞動而讓我們實現豐衣足食,即使不工作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勞動不是我們的目的,而只是目前獲得生存的一種手段,人類不會因為缺乏勞動而死亡,而缺少食物則會。

 

機器代理人會是人工智能的突破口嗎?

眾所周知,人類大腦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系統之一,是一個由約140億個神經元組成的繁複的神經網絡。很多心理學家認為,目前人類大腦只使用了3%,或者最多不超過10%,也就是說人類大腦90%以上都是處於休眠狀態。目前已知的全球運行最快速的高性能計算機人工大腦,其智力水平大約與3歲小孩相當,可想而知要達到一個成年人的智力水平,我們還需要多大的研發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對大腦的研究我們聰明的計算機專家愛莫能助。

因為要想模擬大腦,總得先摸清楚大腦的運作原理吧?很遺憾,模擬大腦主要是計算機科學,但是了解大腦運作則屬於生命科學,已經超出了聰明的計算機科學家的擅長領域,不是說生命科學家沒有計算機專家聰明,而是生命科學沒有摩爾定律,很少看到生命科學領域有計算機領域這樣實現指數式的技術突破。因此,過去幾十年,生命科學的發展是遠遠跟不上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速度的,造成了人工智能相當於是一條腿在走路。

要判斷一台機器是否真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目前來說還有不少難度,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其進行「圖靈測試」。計算機科學家阿蘭圖靈在1950年發表的論文《機器能思考嗎》中,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並且圖靈預言,到2000年將有足夠聰明的機器通過該項測試。

令人遺憾的是,在過去的64年中全球還沒有一台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直到2014年6月英國雷丁大學一台超級計算機巧合通過了該項測試,從而成為有史以來首台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而這個時間比圖靈原先預言的時間足足晚了15年,可見對於一日千里的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

人工智能領域著名的「藍色大腦」計劃,是由瑞士科學家設想的一個複製人類大腦的人工智能工程,從2005年啟動至今已經近十年過去了,儘管該項目科學家在2009年聲稱有望在2020年左右製造出科學史上第一台會「思考」的機器,可是這個可能性有多大今天大家心知肚明。

很顯然,要讓機器具備人類的思維意識,學會像人類一樣思考,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實現人工智能呢?畢竟人工智能未必就是要讓機器模仿複製一個人類大腦出來,模擬大腦只是其中一種路徑,科學家應該尋找更多路徑來實現人工智能。這方面也許好萊塢科幻大片《未來戰警》又名《機器代理人》可以給我們的人工智能科學家帶來一些啟發。

正如《機器代理人》電影描述的那樣,人類可以通過網絡連接遠程控制一個仿生機械人實現自己的行為能力,包括視覺、聽覺及觸角的同步。這也就意味着,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的空間地理位置轉移,你可以隨時出現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甚至是在火星上,只要那裡有可以與你實現連接的機械人即可。更進一步,在實現機器代理人的基礎上,只需要實現人類的記憶遷移與延續即可實現永生了。因為肉體是無所謂的,肉體可以通過基因工程克隆一個出來甚至是用仿生機械人都行,從目前的克隆技術看這塊不會存在太多障礙,總比要克隆一個大腦容易的多。

目前要搞清楚的是一部機器通過遠程的人類控制而具備人類的大部分的行為能力,是否也屬於一種間接的人工智能呢?正如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一樣,不是通過傳統光的干涉和衍射去實現全息投影,而是通過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技術去實現,目的就是讓人感覺到三維全息影像這個視覺效果,至於是通過什麼手段去實現其實並不重要。很顯然,實現人工智能未必要死抱着模擬人類大腦不放,不妨試試其他更容易的路徑。

毫無疑問,機器代理人式的人工智能要比單純的依靠機器自我具備人類思維意識的人工智能更容易實現,而且也同樣可以為人類從事各種複雜勞動提供極大幫助,比如從事消防救火及深海探險等工作,或者是遠在數萬公里之外的醫學專家也可以足不出戶在其他國家成功完成一台高難度的手術。總之,不管是以何種方式、何種路徑去實現的人工智能,本質上再先進的技術都是為人類服務的,讓人類生活得更美好才是技術進步的源動力。

張江健,長期研究互聯網科技趨勢及產業經濟,關注微信公眾號kejiminet 可獲取精彩前沿科技內容,也可加讀者微信群交流。

From 張江健


 人工智能首先是造福人類 威脅尚不足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