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重開機」 夜貓族變身晨起雲雀

生理時鐘紊亂時,會影響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受損(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下降、引發腸胃問題等,甚至影響到自身情緒,需要透過正常的睡眠來恢復體力及白天的情緒。

暑假中,孩子的生活作息是否晨昏顛倒,擔心無法盡快恢復正常作息?或是擔心孩子們因為沉重的功課壓力深夜才能入睡,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一篇2019年5月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採取調整睡眠作息的干預措施,可幫助夜貓族在三週內,改變其晝夜節律,顯著地改善睡眠與清醒時間、早晨的工作表現、飲食習慣以及減少憂鬱和壓力。

睡眠受到生理時鐘影響

身心專科醫師范樂群說明,人體睡眠受生理時鐘影響,而生理時鐘則與光線有關,當太陽光進入眼睛,會刺激視叉上核,並通知松果體停止分泌褪黑激素,讓人清醒;晚上時因光線變少,褪黑激素增加,新陳代謝減緩,讓人逐漸有睡意。因此要調整紊亂的生活作息可先從光線著手。

范樂群建議睡覺的時間可提早一小時入睡,早上出門吃個早餐,白天盡量不要躺床,維持清醒,多往外動一動曬太陽,如真的想睡,最多只能睡半小時的午覺,晚餐不要吃太多,避免讓腸胃不舒服,睡前可喝杯溫牛奶,或補充保健營養品(維他命C、鈣、鎂),來安定神經、穩定睡眠品質。

生理時鐘紊亂 身心都易受損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依靠藥物,僅用實際的干預措施可三週內改變夜貓子的晝夜節律。「夜貓子」日夜顛倒的習慣通常不是一夕之間養成,且與清晨的「雲雀」相比,他們可能為了適應不同工作的步調,在生活的時間上做許多妥協,如能短期改善的確是個好消息,但要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夜貓子需下決心,從健康的角度願意去調整。

葉雅馨主任說,暑假才剛結束,孩子混亂的睡眠習慣,相較於夜貓子,是容易調整回來的,家長要自我控制回到以孩子為主的作息,盡量配合,才能協助養成孩子的規律生活。范樂群院長提醒,生理時鐘紊亂時,會影響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受損(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下降、引發腸胃問題等,甚至影響到自身情緒,需要透過正常的睡眠來恢復體力及白天的情緒。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生理時鐘「重開機」 夜貓族變身晨起雲雀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