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是一種常見疾病,根據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約有11萬乾癬患者,其中有3成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一名50歲女士已有30年的乾癬病史,20年前即有頻繁腰痠背痛的困擾,因此變得不愛出門。原先以為是做家事所導致,並未聯想到會與乾癬有關,直到疼痛日漸嚴重,甚至爬樓梯也感到費力,至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痠痛竟是「乾癬性關節炎」惹的禍。治療初期並不順利,皮膚症狀逐漸惡化;所幸,她仍然堅持治療,經醫師評估更換藥物後,不僅疼痛緩解,皮膚的乾癬也幾乎完全消失,「我的腰和膝蓋從來沒有感到這麼輕鬆過!」原本因為疼痛足不出戶的她,接下來目標竟是挑戰攀爬玉山,也頗令醫療團隊感到欣喜。
全台11萬乾癬大軍 3成患者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收治該名患者的高雄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暨助理教授魏楷哲表示,乾癬是一種常見疾病,根據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約有11萬乾癬患者,其中有3成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與一般關節發炎不同的是,乾癬性關節炎對骨頭與關節的破壞更為嚴重,若未及時治療,恐對關節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嚴重者更會失去自理能力。他呼籲患者應正視乾癬治療,及早發現乾癬性關節炎前兆,將危險扼殺於搖籃。
魏楷哲醫師進一步表示,現今乾癬性關節炎已有許多治療選擇,醫師會根據患者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藥物。對於輕度患者會施以止痛藥物與消炎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抗風濕病藥物,上述傳統口服藥物雖然可以達到止痛效果,但就前述個案而言,並未觀察到關節症狀的改善,若患者關節持續惡化,醫師會評估病況,給予生物製劑進行治療,不僅改善皮膚乾癬,亦可延緩關節病變與骨頭傷害,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336癬關防禦法則」 助檢視是否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為協助乾癬患者認識乾癬性關節炎前兆,達到及早就醫及早治療的目標,魏楷哲醫師指出,乾癬患者可以透過「336癬關防禦法則」來檢視自己是否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第一個「3」為頭皮、指甲與皮膚皺摺處出現乾癬,一般乾癬常發生於外側手肘與膝蓋等部位,若於不典型部位發病,其出現關節病變的風險較高;第二個「3」為發生僵、腫、痛症狀,乾癬性關節炎常見早晨僵硬,起床後會感到關節僵硬,而發炎會導致關節腫脹,甚至疼痛,若本身患有乾癬,只要出現其中一個症狀就要提高警覺;「6」則是6個月,臨床研究發現,超過6個月的診斷延遲,會導致更多的關節和骨骼損傷以及更嚴重的身體殘疾,因此,即早發現是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關鍵。
魏楷哲醫師也提醒,乾癬性關節炎診斷不易,不似一般關節病變只要照X光即可確診,需透過專業醫師從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甚至是超音波篩檢,全方位的評估以診斷乾癬性關節炎,建議患者可依循「336癬關防禦法則」,只要有疑慮就應尋求皮膚科專業醫師的幫助,把握黃金「6」個月治療時機,遵循醫囑照護積極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不可逆的關節損傷,脫離「癬關」。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正確治療乾癬性關節炎 終擺脫20年宅女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