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養生保健意識的抬頭,現代人對於吃下肚的食物,也越來越謹慎!而坊間更有一派民眾,只要提到「加工食品」就色變;甚至認為想要維持健康,就該拒吃「加工食品」。但「加工食品」真的這麼十惡不赦嗎?且聽營養學專家怎麼說!
吃「加工食品」等於和不健康劃上等號?專家來解惑!
國際保健營養學會會長王進崑教授表示,在討論該不該拒吃「加工食品」前,不妨先來了解到底什麼是「加工食品」。其實,食品加工的定義很簡單,只要食物經過處理,非食材原貌,包括:烹煮、乾燥、醃漬、醱酵等都算是食品加工。所以,營養學上並沒有食物與食品的區分,更沒有食物優於食品的說法。
舉例來說,「黃豆」就是如此,黃豆雖然可以直接煮熟食用,但最主要食物形式仍然是加工製品,例如,豆腐、豆乾、豆漿、豆花等,就連華人料理最常使用的調味料——醬油,更是黃豆經由醱酵而來。另外,還有牛奶、優格、乳酪等,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的食物都得透過加工的過程,來增加食物的可食性、保存性及美味口感。
「加工食品」一定不健康?正確加工反有利營養吸收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廖啟成表示,台灣每年食品消費金額超過2兆元,其中加工食品佔逾7000億元,由此可之國人對加工食品的需求。事實上,許多食品是基於安全不得不加工,且更有很多食物不一定不加工就好!
黃豆雖然可以直接煮熟食用,但最主要食物形式仍然是加工製品,例如,豆腐、豆乾、豆漿、豆花等,就連華人料理最常使用的調味料——醬油,更是黃豆經由醱酵而來。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吳瑞碧教授指出,就以番茄中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的茄紅素來說,經過加熱後番茄的細胞壁、組織被成功破壞,反而能釋出更多的茄紅素。另外,牛奶經過殺菌也能有效延長鮮乳保鮮時間。因此,如何選擇好的加工食品才是重點!
加工食品不能吃?減少深度加工食物+多樣化飲食護健康
雖然,國內食藥署法規對於「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劑量有嚴格管制,一般不太可能食用過量。不過,隨著深度加工食品在日常食物中的佔比越來越高,也能了解消費者難免會有食用添加物過量的擔憂。
對此,王進崑教授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不妨適度減少選擇「深度加工」食品的食用。也就是為了增加口感、口味、美觀,或延長享用期限;而在食物中額外加入乳化劑、防腐劑、品質改良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同時,養成不要固定吃某種食物、某家餐廳或某種品牌的習慣。把握不偏食、「飲食多樣化」的原則,儘量保持食物來源的多樣化,自然就不用擔心食品添加物食用過量的問題。
吃「加工食品」=不健康?營養學專家這樣說…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