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朋友在whatsapp傳來一張deep V,是一張恒生指數走勢圖,由2015年4月高位向下,到2016年第一季見底回升,來到今天回復當日水平,整張圖展現一個大大的V字。在此時此刻,大家最想知道的可能是:「頂在哪?」



這標題來自偉哥一篇文章《頂在哪?》,文章的想法是這樣的,如今股市氣氛普遍樂觀,因此還未到造空之時。他建議大家參考成交量,若每天到1500億元時,大家就要開始警愓了,當恒指創出歷史新高或成交突破2000億的時候,就開始考慮退場或增持現金。

我輕輕留了個言,還鈎選了「有新留言通知我」的小格子,發現其留言討論極之熱烈,電郵不停有新留言通知。偉哥指他的blog算是網友們即市講股的平台,能做到這樣的平台,難怪有2400多萬點擊,每篇文章平均都有超過200條留言,嚇壞人。

「頂在哪?」這命題也引發我一點思潮,過往這些年恒指的頂在哪?我們這十年左右經歷了不是太多明顯的頂,主要有兩個吧。

第一個頂是2007年10月30日,恒指高位見頂為31,958點,第二個就要數到2015年4月27日,當日恒指最高見28,588點,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回顧這兩個頂部,有什麼基準可以知道它們是頂呢?看看市盈率,2007年的頂,其市盈率是24.26倍,而2015年那個是11.99倍。不是說市盈率超過18倍就危險的嗎?20倍還不算頂?2007年頂部比20倍市盈率再多升兩成才見頂,怎能預料得到呢?2015年就更奇怪,不到12倍市盈率就見頂,連歷史平均值還未到。

不少人質疑市盈率作比較,主要問題在公平值變化造成盈利中的「水份」,見《今天的恒指市盈率其實好高?》。那不如看看股息率,2007年是1.77%,頗低,但2015年是3.18%,這不是太低吧,從股息率又好像看不出頂部在哪。

市盈率與股息率都可以到恒指網站找到每月數據,非常方便,但我想再看看市帳率,這個就比較難找了。在網上搜索,找來一張不錯的圖,見下圖(來源自明報一篇文章)。



從圖中可看到2007年恒指市帳率超過3倍,而2015年則剛好超過1.5倍一點點,這又不是什麼好指標,預測不到頂部。

技術分析能否幫忙?看短期急升速度、情緒指數、交易額、資金流向、突破位等,能否估算頂部在哪?我不清楚,因為不懂。

兩個時段的頂部,還時有點共通點的,就是看看頂部前後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先看看2007年:

2007年,受內地宣布推出「港股直通車」的消息帶動,恆指2007年10月18日突破30,000點,並於2007年10月30日升上31,958點的歷史新高。

2007年11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言,暫緩實行「港股直通車」方案。次日11月5日星期一,恒生指數急跌1,526點,收28,942點,港股一直回落,其後更遇上金融海嘯。


再看看2015年:

2015年4月27日,受匯豐控股遷冊總部消息及內地股市做好帶動下,恒指最多曾飆527點至28,588點,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2015年5月28日,受內地股市急挫6%拖累,恒指下午一度急挫839點,低見27,242點。

2015年6月29日,受內地股市一度急挫7%拖累,恒指下午一度急挫1,046點,低見25,617點。

2015年7月6日,受市場擔心希臘債務危機影響,恒指下午一度急挫1,313點,低見24,750點。

2015年7月8日,恒指臨近收市一度破紀錄急挫2,138點,低見22,836點。

2015年8月24日,受上日杜指暴跌530點加上A股急挫8.5%,恆指一度急挫1,273點,低見21,136點。

2016年1月4日及2016年1月7日,內地股市急挫7%,兩度觸及熔斷機制,恆指兩日分別下跌587點及647點。

2016年1月11日,受內地股市急挫5%影響,恆指自2013年6月26日以來首度跌穿二萬點關口,一度低見19,865點。


這些資料都是從wikipedia找來再整理的,清楚看見頂部前後發生了什麼事情。2007年,升市是因為有「港股直通車」,跌市是因為暫緩「港股直通車」。2015年,升市是因為內地股市大升與外圍氣氛大好,跌市是因為內地股市急跌與及外圍氣氛轉淡。

大概可以歸納到,一個股市的頂,前提先要有好消息,令市場到達不理性亢奮,後來有壞消息跑出來,推翻之前的好消息,就成了跌市的催化劑。而壞消息可以一跑就跑出來,事前沒有任何徵兆。

如果不去理會當時發生什麼事情,單看數據分析一番,要估出頂部在哪實在有點天方夜談。因為我們只會知道市場貴與平,交投是否熾熱,但貴的股市可以更貴,就如2007年,市盈率由18倍升上20倍未爆,何解?再升到24倍就爆而不升到28倍,又何解?

頂在哪?估下無妨,但別依賴估市來作為投資之道。偉哥也作出了好提醒,今天氣氛很好,很樂觀,但亢奮還未說得上。恒指不算好貴,但慢慢會貴起來。

世界的好消息,可能是美國經濟漸見好景,科技行業不斷創新高,內地經濟又見正常化一點。然而,這些好消息可以一下子消息掉,例如北韓金仔。。。所以估市,不如估值,跟著價值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