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革命的圖片搜尋結果

(網上圖片)

上回講到,以色列史學新星哈拉瑞新作《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探討「數據主義」(dataism)崛起將在AI時代帶來前所未有的價值衝擊,並且可能徹底取代流行了幾百年的西方主流人文主義觀,成為主宰全世界的新意識形態。在筆者看來這一段現在進行式的未來歷史,和曾經的信用貨幣(Fiat money)崛起,逐步滲透全世界,繼而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的供血系統的歷史,乍看有三分相似,或可為所有關心的人士提供借鑑。

讓我們首先簡單回顧一下金融簡史,銀行制度最先在意大利出現,與中國的山西票號類似,最初用來服務長途經商的貿易商人,其後發展到英國。蘇格蘭的金匠家族發展了類似金銀保險庫的業務,任何人都可以把家中的黃金交託銀行保管,金匠的銀行會向存戶發行欠條(IOU),當商人開始學會直接交換手中的欠條來進行交易後,欠條實際上就變成了最早的銀行發行紙幣,所以俗稱「銀紙」。一開始商人在金匠保險庫寄存黃金,是需支付儲存費的,但當銀紙變成了大家用來交易的貨幣後,聰明的金匠發現,只要在金庫預留一定比例的黃金,以便應付客戶臨時兌換的要求,剩下的黃金可以用作放貸,賺到的遠較收儲存費更多,於是反過來給存金條的商人支付「利息」來吸引對方存錢,因此就誕生現代的銀行存款利息。

現在我們先打住,大家回想一下早期的.COM網絡經濟,情況是否似曾相識?一開始多數的網絡服務都要收費,當平台發現用家的數據原來有利可圖,將其提煉成各種有價值的數據,出售賺錢,繼而大量網絡服務商都以免費模式出現,甚至倒貼各種巧立名目的補貼務求吸引、搶奪用家加入,情況猶如早期百家爭鳴的銀行業。當時的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個社會群落冒起,雖然發展飛速,但與只用了二十年就征服全球商業社會的互聯網速度相比自然是小巫見大巫。當年美國由於銀行業過度競爭最終發展出高息吸引存款的文化,最終演變成靠高存款利息的搶客遊戲,最後甚至鬧出大量銀行倒閉的擠提事件。因此,美國成立聯邦儲備局,以中央銀行體系管理其他銀行,Q法案(Regulation Q)銀行的利息也開始趨同。聯儲局身為銀行中的銀行,基本上,毋須靠發放利息給各家銀行調控,因為它控制着資金的造血源頭,最終Bank Notes(俗稱銀紙)的印鈔權,就變成被中央銀行收歸國有,成為一個大一統的貨幣政策工具。

看完了存款利息發展史和商業銀行、中央銀行的角色演變後,閣下是否也會不期然地心生疑惑,為甚麼銀行拿你的錢創造財富要付你利息,但是各大科網平台利用你的數據集成提煉研發大數據產品去賣,就毋須給你任何「數據紅利」?數據分析公司Zenith的研究指出,YouTube與facebook去年共吸納全球廣告總費用的五分之一,分別達794億美元和269億美元。以facebook為例,掌握20多億用戶的個人資料、興趣、職業、家庭住址等,這些都是與個人消費傾向非常相關的資料,facebook利用算法,分析用戶的喜好、消費習慣等,廣告就能針對性投放,向指定用戶推送個性化廣告服務,效果自然提升,吸引更多客戶投放廣告,因此分析海量的個人數據,就是大科網平台盈利的殺手鐧。只不過互聯網發展速度太快,而且有高度集中的網絡效應,因此直接跳過銀行互相廝殺、從而慢慢發展出銀行給存戶存款利息的習慣,改為直接讓用戶簽署那份蠅頭小字的「用戶同意書」,廉價套走本屬於你的數據產權。當然由於一切快到幾乎是水到渠成,當中也沒有甚麼災難性事件作為契機,去讓政府好好研究甚麼「數據央行」去研究規管,或者發表「數據紅利」的概念。

筆者認為,有遠見的政府應着手研究「數據央行」,更準確應該稱為「個人元數據中央清算中心」,立法規定把用戶元數據的交易市場變得公開透明與規範化,並在中央清算的基礎上理順統一的定價交易機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可以按原數據生產的單位支付給用戶的「個人數據紅利」。這樣才能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去叫停目前一紙agreement,奪走用戶數據產權「不平等條約」的做法,歸還「數據存戶」所有基於元數據產權的數據紅利。此舉將為UBI(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命題鋪橋開路。因為UBI無論富或貧,甚至沒有付出工作勞力,每個人都能拿到一筆金額這一概念,過於讓人聯想到共產主義。在人人皆上網的大數據年代,按個人數據紅利產生量來分配紅利,估計更能讓大眾接受。當分派「數據紅利」的概念深入民間後,久而久之人們就會開始問為何以人們數據作為糧食開動的各種AI不應該負擔各種社保責任,一個以「數據生產力」為計量單位來釐定UBI發放額度的公民社會,才會自然成型。

無謂君facebook(微信ID:i-quan)

http://www.facebook.com/wuweilord


 奪回個人數據產權為UBI革命鋪路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